12月30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首屆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合作交流大會在廣州市白云區成功舉辦。此次大會以“構筑綠色低碳新高地,布局未來產業新風口”為主題,旨在探討大灣區綠色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和新機遇。
大會由廣東省發改委指導,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主辦,吸引了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及企業代表參會。會上,發布了《低碳灣區——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案例集》和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綠色創新指數100榜單,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參考。
中國能源報總編輯兼中國汽車報社社長謝戎彬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大會是為了更好地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搭建大灣區綠色低碳合作新平臺,深化相關領域的合作交流。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顧萬君也指出,廣東正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天壽發表了關于突破儲能技術、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全面介紹了液流電池的優勢。中山大學柔性電子學院副院長秦天石則提出了隱形全透光伏發電玻璃在建筑光伏一體化應用場景中的應用潛力。
此外,大會還舉辦了“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的路徑研究”和“ESG視角下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兩場圓桌論壇,多位研究人士和企業代表圍繞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之路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多種可能性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大會的成功舉辦,為大灣區綠色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鑒。
來源:大灣區經濟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