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電八局梅山灌區大壩項目收到當地政府一幅錦旗,背后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
火情即命令,黨建引領顯擔當
2025年1月19日19時14分,梅山灌區大壩項目周邊的多溪灣村民房屋突發火災,火光沖天二十余米高,形勢異常嚴峻。火情就是命令,安全重于泰山。水電八局梅山灌區大壩項目部在得知火情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黨員先鋒隊的帶領下,項目部全體員工迅速集結,攜帶滅火器、灑水車等消防設施,于19分鐘內火速趕到火災現場。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和驚慌失措的村民,項目部黨員干部沒有絲毫退縮,他們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建+安全”的深刻內涵。
在火災現場,梅山灌區項目部的組織有序、分工明確。黨員先鋒隊沖鋒在前,他們一邊疏導群眾撤離危險區域,一邊用灑水車控制火情。滅火器用完了,就用盆子和桶盛著水,不斷遏制周邊火勢的蔓延。火光映照著他們堅定的身影,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現場滾滾煙塵熏黑了他們的臉頰,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著力量和堅定。
經過近五個小時的奮力撲救,至凌晨1時,大火終于被全部撲滅。為了防止復燃,項目部還安排灑水車晚上徹夜值班,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梅山灌區項目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現了黨建引領下的安全應急能力和責任擔當。
“梅山灌區工程項目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們黨員干部必須要做到心中有群眾,服務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才能干好這個工程。”組織參與救火的黨員先鋒崗成員秋利龍同志在事后采訪如是說道。當晚正值他輪值,接到火情的消息后他第一個組織了先鋒力量參與救火。當時火情正是最猛烈的時候,雖然火情已被順利撲滅,但他的頭發和眉毛仍能看出明顯的被高溫熏烤過的卷曲痕跡。當被問起當時面對沖天大火時的感想,他憨笑著撓了撓頭說:“有危險當然是我們(黨員)先上,當時情況緊急我也沒想那么多。”
服務人民顯真情,排憂解難暖人心
水火無情人有情。在這場火災中,梅山灌區項目部與當地民眾們共同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火災的無情與黨員們的英勇無畏形成了鮮明對比,讓當地民眾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
梅山灌區工程項目坐落在婁底市新化縣,整個灌區工程輻射周邊多個村、鎮。由于工程點多面廣,外加當地民眾沒有系統的接受過安全教育,安全意識較為淡薄,一直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為此,在梅山灌區大壩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始終堅持“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的宗旨。不僅關注工程質量和安全,更關心當地民眾的的民生和安全。
項目部積極參與當地的社會公益事業。他們時常組織黨員和員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村民們提助安全知識宣講、農義務勞動、教育輔導等多元化服務。項目部的員工們時常深入田間地頭、學校課堂,開展“送課進校園”“送安全進校園”等安全宣講活動。通過這些實際行動,項目部不僅為當地民眾普及了安全小知識,消除了因施工帶來的一些安全隱患,同時還與當地民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紐帶,贏得了他們的廣泛贊譽和衷心擁護。
本次火災過后,項目部更是借此契機,進一步加強了對當地民眾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舉辦安全知識講座等形式,向村民們普及防火、防災等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通過黨建+安全的深入宣傳,當地民眾的安全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紛紛表示要積極配合項目部的安全工作,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梅山灌區。
黨建引領促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在這場火災的考驗中,梅山灌區大壩項目部的黨員和員工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建+安全”“黨建+服務人民”的理念。他們不僅是水利建設的排頭兵,更是服務人民的貼心人。在未來的日子里,梅山灌區項目部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深入推進“黨建+”模式創新與實踐。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決心投入到水利建設事業中去,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也將繼續加強與當地民眾的聯系與溝通,積極為群眾們排憂解難、服務人民,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趙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