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院申報的抽水蓄能規劃設計與數智化共性技術平臺項目順利通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市科委”)層層審核,成功納入北京市共性技術平臺體系,這是繼國家水能風能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山洪災害研究與防治分中心、北京市設計創新中心、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之后,北京院第五個省部級科研平臺。
共性技術平臺是面向產業技術需求提供共性技術研發及應用服務的功能型載體,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研成果中試、產學研協同創新為核心使命,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致力于通過整合行業內的優質創新資源,形成合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共性技術平臺建設要求牽頭單位要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實力,在相關行業或學科領域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與產學研用等各方面創新資源聯系較為緊密,能夠為平臺建設提供資金、人才、設備、場景等支持。
本次申報的抽水蓄能規劃設計與數智化共性技術平臺由北京院抽水蓄能協同創新中心、工程新材料研發中心、數智技術研究院作為主要依托部門,面向抽水蓄能行業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運行等方面的共性技術需求,以“立足北京,服務全國”為宗旨,為產業鏈各類企業提供共性技術研發及應用服務。平臺選定的研發方向包括“綠色能源體系的電力系統仿真模擬系統及高效的抽水蓄能規劃選址技術”“抽水蓄能工程智能化及智慧化設計、建造及運維關鍵技術”及“嚴寒等特殊條件下抽水蓄能工程新材料技術”,計劃在三年建設周期內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單位形成一系列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成果,并將依托研究成果為行業提供抽水蓄能項目規劃服務、智能及智慧化建造/運維服務、工程材料服務及工程監測檢測服務等,最終實現促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目標。
北京院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多年來在常規水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勘測設計方面積累了大量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眾多高質量自主知識產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近年來隨著公司科研及技術攻關水平的顯著提升,核心競爭力得到持續強化,品牌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本次北京市共性技術平臺項目的成功申報,將對進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促進產業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還有利于公司享受國家和北京市有關促進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財政、稅收、金融、人才、知識產權等政策支持,為公司各類業務持續向好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