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位于遼寧本溪市橋北工業園區,是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個重要生產廠區。沿著廠區道路直行,抬頭可見“新時代、新本鋼、新未來”的醒目標語。第三冷軋廠的眾多“拳頭”產品就是從這里走向世界。
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是大勢所趨。2021年,本鋼集團經重組成為鞍鋼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二級企業。歷經改革“陣痛”,百年鋼企重煥生機。
1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本溪,考察了鞍鋼集團所屬的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他在企業集控中心察看集控智能系統運行,在車間了解冷軋工序、技術創新、產品性能,并親切看望勞動模范、青年技術骨干、一線職工代表。習近平指出,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像鞍鋼這樣的國有大企業要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
軋鋼車間里機器轟鳴,一塊塊光潔的超寬幅冷軋鋼板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加工而成。鋼板的生產工藝參數、實時檢測數據、監控圖像、設備運行狀態等信息實時傳輸至冷軋廠全流程集中控制中心,并展示在大屏幕上。
軋鋼自動化設備有序運轉,集控中心數字化應用,需要可靠電力支撐。2月14日,本溪供電公司員工走訪第三冷軋廠,提供節后供電服務,了解春節假期期間的生產用電情況,并根據企業需求提供針對性的用電指導。
“有專業服務保證用電安全,我們企業生產更踏實和放心。”本鋼板材能源管控中心供電作業區主任宮學典說。
供電員工還協助檢查了第三冷軋廠的光伏發電設備、變壓器及配電設施情況。該廠光伏發電項目于2024年7月并網,擬發電總容量7920千瓦,預計年發電總量980萬千瓦時,年均可為第三冷軋廠節約電費約247萬元。
該項目充分利用廠區屋頂資源建設光伏電站,所發電量全部用于企業自身生產,有效降低用電成本,更大幅度減少碳排放,為企業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本溪供電公司根據企業生產模式和用電情況,量身定制光伏發電系統接電方案,先后完成第三冷軋廠、熱軋變、北營廠區等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接入系統評審工作。目前,本鋼集團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5萬千瓦,年發電量預計0.6億千瓦時。
國網遼寧電力主動服務省內工業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24年,國網遼寧電力與本鋼板材合作,通過電力大數據分析企業產品工藝、工序生產設備的電力消耗與產量、能源消耗之間的相關性,構建企業工藝流程級“電-碳計算模型”,實時監測企業碳排放。
“我們聚焦典型工藝流程碳排放監測,綜合考慮數據獲取、能源消費、工藝流程等影響因素,選定本鋼板材電鍍鋅板工藝作為典型工藝開展研究。”國網遼寧電力數字化工作部數據分析處副處長王麗霞介紹。
2021年,本鋼板材開展汽車鋼(電鍍鋅板)產品生產,且產量逐年遞增。電鍍鋅板工藝環節是汽車用鋼生產的關鍵環節,生產過程對能源利用和效率優化提出較高要求。同時,隨著出口市場相關要求,企業需要在生產過程中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國網遼寧電力利用“電-碳計算模型”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通過監測和測算結果有效支撐本鋼板材及時掌握碳排放及能耗情況,服務企業用能結構優化。“我們聽取電網企業的合理建議,提高產線智能化水平,利用電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調整工藝參數,提高能源利用率。”本鋼板材能源管控中心主任兼黨委副書記李佳良說。
遼寧鋼鐵產業因地制宜探索綠色發展之路。國網遼寧電力加強企業間綠色能源合作,服務傳統鋼鐵產業發展。鞍山供電公司與鞍鋼集團開展分布式能源、分質供能、多能互補等綜合能源服務合作,深度參與鋼鐵生產工藝先進節能,以及鋼鐵企業配電網診斷、改造及智慧用能等技術研究,共同打造綜合能源服務示范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指出,遼寧工業體系比較完備,要統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沈陽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近年來,沈陽市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布局,規劃了4個各具特色的航空產業園,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沈北新區航空產業園就是其中之一。
2024年4月至今,沈陽供電公司持續與沈北新區政府對接,根據落戶園區企業的用電需求,開展電力規劃設計、項目審核及前期施工等工作。今年,沈陽供電公司將開工建設66千伏及以上電網配套工程3項,變電容量58萬千伏安,線路長度31.76千米,滿足沈北新區航空產業園的用電需求。
2月11日,春節剛過,沈陽供電公司客戶經理宋丹再次現場走訪,了解沈飛集團自維66千伏變電站建設情況。沈飛配套產業園項目經理貢海濤對供電公司的全力支持十分滿意:“供電員工在業務受理、設計圖紙審核及工程施工上提供的幫助和指導,讓我們僅用8個月就完成主體施工。送電以后,我們就可以先投入一部分生產,距離完成搬遷計劃又邁進了一步。”
遼寧振興,首先要工業振興。“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主攻方向,在大抓產業、項目、企業、園區上聚力攻堅”,是2024年遼寧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的“八大攻堅”項目之一。國網遼寧電力深化央地合作,增加電網投資,加快工程建設,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為客戶節約辦電成本12億元,保障77項重大項目竣工,為園區發展提供充足動能,滿足招商引資項目用電需要,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目前,“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強勢發展,一批新興產業應運而生。2024年,遼寧省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新增1000多家,總量居東北地區首位。
2022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重點考察了企業自主創新情況。
新松機器人是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2024年7月18日,該企業計劃擴大產能,第四期項目申請雙路電源建設,報裝容量1萬千伏安,進一步提升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競爭力。
在接到用電申請后,沈陽供電公司立即組建涵蓋電力調度、計量、配電運檢等專業的專家服務團隊。經現場勘查,團隊在10個工作日內出具供電方案。1月26日,該公司對項目開展預驗收,提供專業指導,滿足新松機器人生產用電需求。
為服務遼寧高新技術重大產業項目加快落地,國網遼寧電力構建“強前端、大后臺”服務體系,落實“七個一”工作機制,采取“臨時+永久”供電方案、“分階段驗收送電”的模式,縮減辦電時長,提升客戶用電獲得感。(張愛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