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實現新增清潔能源裝機超1000萬千瓦、電源裝機容量持續保持全國省屬能源企業首位、天然氣外銷和煤炭對外銷售營收均創歷史新高、成立省屬首家儲能產業專業化平臺企業及國有節能降碳公司、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風漁融合”項目首網出魚……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作為省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能源企業,過去一年,廣東能源集團全面實施“再造一個能源集團,強化政治和安全兩個保障,推動市場化、綠色低碳、數字化三個轉型”的“123高質量發展戰略”,在穩產保供、資源獲取、儲能節能、改革創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成就,綠色發展勢頭強勁、步履鏗鏘,始終堅定做綠色發展的踐行者和推動者,為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澎湃綠能。
低碳轉型 逐“綠”前行
南海之上,風車矗立,源源不斷地將綠色風能轉化為電能送到廣東的千家萬戶;新疆廣袤的戈壁灘上,風機傲然的身姿映襯昆侖千年冰雪;光伏板下,廣藿香、魔芋、火龍果蓬勃生長……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厚植綠色底色、錨定“十四五”實現“再造一個能源集團”的目標,廣東能源集團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助推廣東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2024年,廣東能源集團新增清潔能源裝機超10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551萬千瓦,創歷史最高水平。
同時,廣東能源集團加快推動能源生產清潔低碳化,統籌部署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以“兩新”“兩重”為契機,持續推動節能減排,年度設備投資規模同比增長超150%,各項環保排放指標均處于全國電力行業先進水平,為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新動能。一年來,廣東能源集團繼續深化業務合作交流,不斷發展壯大“朋友圈”,與中國電建、中國能建、東方電氣、三一集團等超20家總部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合作伙伴共同進步。
以綠色低碳發展為重心,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紐帶,廣東能源集團在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過程中通過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能源主業優勢如今已成為廣東能源集團助力廣東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
作為廣東省能源設施網絡建設的主力軍,近年來,廣東能源集團通過大力發展光伏、風電、儲能、LNG接收站、煤電等能源項目,助力縣域民生基礎設施提升,打造能源產業基地,延長“能源鏈”,為廣東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如今,鄉村里也有了超充站。1月7日,清遠市連江口鎮光儲充一體化項目竣工投產。該項目是省委辦公廳—廣東能源集團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入駐連江口鎮以來,聚焦“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首個落地幫扶項目,也是清遠市首個應用高安全半固態儲能電池的光儲充項目,有效解決了當地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的同時,預計每年還可為鎮村帶來近40萬元的收入。
廣東能源集團還積極探索“新能源+”產業幫扶新模式,大力發展“光伏板下經濟”,推動探索光伏發電與農業、漁業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在揭陽惠來葵潭鎮、湛江徐聞縣等地,廣東能源集團幫扶當地開展種植養殖面積超過3萬畝,形成魔芋、火龍果、檸檬、高良姜等近40個“光伏+農產品”特色品種,通過新能源、新業態、新模式結合,有效助力當地實現土地增綠、農民增收、生態增效三贏局面。
科技賦能 向“新”邁進
新,是科技創新的新,更是新質生產力的新。
廣東能源集團正加快腳步,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構筑競爭優勢,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一方面,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同樣可以成為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載體。“十四五”以來,廣東能源集團加大設備節能改造力度,編制專項工作方案,累計投資約15億元開展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額定工況下供電煤耗較改造前下降超過13克/千瓦時,增加系統調峰能力48.1萬千瓦,煤電機組供熱量較2020年增長超70%,煤電機組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有力提升。
另一方面,廣東能源集團全面謀劃推動先進能源技術的前沿探索與低碳轉型,緊跟國家戰略優化布局,“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研發投入58億元。
建成國內首個生物質電廠原始煙氣微藻固碳科技示范工程,開創“生物質電廠—微藻固碳—資源化利用”的負碳經濟新模式,開拓土壤改良、水產養殖、廢水凈化以及藻類食品等應用場景。
加快建設國內最大、純國產化的兆瓦級天然氣化學鏈燃燒前沿碳捕集示范工程,為解決電力行業碳捕集高能耗、高成本的難點瓶頸作出引領示范。
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任務,制定火電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的技術路線圖,研制多源碳排放在線監測裝備及系統,為廣東制定碳排放在線監測地方標準提供核心數據支撐。
推進新能源技術示范應用,開展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研究,建成全球電壓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500千伏交流海上升壓站等示范工程。
與國內儲能技術優勢企業聯合開發的“100MWh級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系統”,實現了在高比例新能源多場景下對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成果入選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創新建設國內首例應用于燃機電廠的半固態電池儲能“輔助調頻+黑啟動”多場景融合儲能電站,有效促進新型儲能技術應用和創新發展。
勇立潮頭,廣東能源集團大步向“新”而行。
多維布局 向“質”驅動
廣東能源集團堅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塑造競爭新優勢,持續加大市場化轉型力度,2024年,該集團天然氣外銷和煤炭對外銷售營收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天然氣外銷營收約46億元,同比增長48%;煤炭對外銷售營收約2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18%,市場化轉型取得豐碩成果。
此外,廣東能源集團還積極培育發展新業態,塑造發展新動能。
2024年4月,廣東能源集團節能降碳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致力發展成為廣東省內領先的節能降碳龍頭企業,為帶動全省各行業各領域節能降碳產業成鏈條、規模化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創新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模式是廣東省“大力發掘海洋碳匯潛力”和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具體實踐。2024年7月26日,時值“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國際日”,廣東能源集團節能降碳有限公司通過網上公開競價方式,以超400萬元的價格競得全國首筆紅樹林碳匯開發權,本次交易創下當前國內總量最大、數額最高的紅樹林碳匯交易記錄,也開創了全國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的先河。
2024年11月,廣東能源集團牽頭成立注冊資本金20億元的廣東儲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廣東省首家省屬儲能產業專業化平臺企業,聚焦“提升產業鏈整合能力,打造鏈主企業引領的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的定位,按照能源企業“保供電”本質安全要求,以“半固態/固態電池”為核心技術路線,推動打造鏈主企業引領的新型儲能產業集群。截至2024年底,集團投運新型儲能規模達115萬千瓦,位居全省前列。通過引進北京衛藍布局半固態電池產業,將有力推動廣東加快打造萬億級新型儲能產業集群。
2024年12月,廣東能源集團首家虛擬電廠正式啟動。虛擬電廠的落地,為廣東能源集團迅速應對新型電力系統特點,實現負荷聚合與深度靈活調節服務奠定基礎,開啟了集團發展電力市場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新的里程碑。
時值年末,歡快的漁歌響徹南海萬頃碧波。2024年12月26日,廣東能源集團珠海金灣海洋牧場示范項目(一期)首座HDPE重力式網箱順利首網出魚,首批高品質海鱸魚捕撈出海供應市場,標志著廣東能源集團在開發“新能源+海洋牧場”取得重大進展。
海上生綠電,海下魚滿艙。廣東能源集團首座海洋牧場首網出魚,有效打通了技術鏈和價值鏈,讓遼闊海洋變成“藍色糧倉”,為廣東海洋牧場的創新發展增添信心和底氣。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廣東能源集團步履不停、落子未來,繼續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來源:南方日報 撰文:劉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