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南方日報、羊城晚報、惠州日報、惠州電視臺、愷視網等多家主流媒體走進廣東華電惠州東江燃機熱電項目調試現場,開展“仲愷高質量發展園區鎮街行”專題采訪,重點展現惠州公司在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精品工程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彰顯能源央企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
進入生產現場,兩套國內首臺高國產化率、同類機組出力最大、效率最高的M701F5型重型燃氣輪機組正在緊鑼密鼓地調試。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劉曉東表示,項目將于5月完成兩套機組的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預計2025年二季度正式投入商業運行,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筑牢“穩定器”。
項目建設過程,持續加大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及科技創新專班作用,加快推動廠內三維管理系統、智能控制系統、AI視頻圖像識別系統、智能巡檢機器人等全面投入使用,努力建設數字電廠示范標桿項目。
“我們兩套機組均采用‘低氮燃燒+SCR(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技術,執行比超低排放標準更為嚴格的標準?!眲詵|介紹,與同級別燃煤電廠相比,華電惠州公司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626.33 噸、二氧化硫919.99噸、煙塵184.23噸,為惠州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該項目在建設中,獲得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企聯動的“紅色引擎”驅動下,成立廣東華電惠州東江燃機熱電項目聯合黨委和項目建設專班,整合園區管委會項目建設工作專班臨時黨支部、項目企業臨時黨支部、駐地臨時黨支部的47名黨員骨干,通過現場會商,協調解決管網鋪設等30余項技術難題。
廣東華電惠州東江燃機熱電項目是廣東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重點項目,正式投產后,年發電量約32.66億千瓦時,可滿足整個仲愷高新區4個多月的用電需求,為企業、工廠、家庭輸送源源不斷的電能。此外,項目每年還可供熱約389.66萬GJ,供冷約171.79萬GJ,為東江科技園、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等20公里左右范圍內的產業園區提供工業蒸汽和冷水,對促進惠州市經濟結構調整,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