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承擔內蒙古通遼市主城區2550萬平方米供熱任務的國有企業,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通遼熱電公司持續推進落實“一分錢”提質增效專項工作,通過智慧供熱系統升級與市場拓展雙向發力,在連續四年虧損的背景下,2024年較年初目標減虧960萬元,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利超3000萬元,走出一條熱電企業提質增效新路徑。
智慧供熱破解虧損困局
作為全國少有的“網源合一”企業,通遼熱電公司依托“大熱網、小機組”產業布局,將熱網側作為效益突破口。2024年非供熱季期間,公司確立“用智慧供熱破解虧損困局”的工作方向,自主研發的智慧供熱2.0平臺于同年11月正式投運。
該平臺整合氣象數據、用戶室溫、客服信息及熱網能耗等六大系統,首次在主城區實現全網絡動態調控。系統現已完成與城區全部換熱站的實時數據對接,12460個用戶室溫監測點可即時反饋供熱調節效果。技術負責人介紹,多源數據交互分析有效提升供熱策略精準度,為后續能源優化奠定數據基礎。
精準調控實現降本增效
通遼熱電公司同步組織各供熱分公司開展“換熱站掐尖行動”,配合“峰谷策略”實施機組差異化調整。據統計,智慧供熱2.0平臺投運后,2025年一季度熱網水、電、熱三項指標較往年同期明顯下降,熱量單季節省58.22萬吉焦,折合熱費1251.8萬元,預計整個采暖期可帶來顯著效益提升。“智慧供熱帶給居民的是用熱的連續、安全與穩定,用戶主動繳費積極性提高。”通遼熱電公司供熱營銷服務中心經理崔德山表示。
市場拓展培育新增量
在穩固供熱主業基礎上,通遼熱電公司從“入網增容、民企合作、同城同價”三方面發力開拓市場。通過精簡報裝流程、加強送熱過程督促,2025年平均供熱面積增加129萬平方米。以“互聯互通+停運備用”為思路,積極對接即將投運的通遼電投2×350兆瓦機組及環網建設工程,深化與洪泰熱力、萬通熱力等民營供熱企業的合作。
電力營銷方面,公司設立專人專班跟蹤電力交易平臺動態,2024―2025年采暖期售電收入同比增加486.2萬元。通過精準把握政策與市場節奏,實現電量電價雙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