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1日,中國煤炭教育協會首屆全國礦業院校研究生論壇和中國煤炭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第二十二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2024年年會、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專家座談會在成都召開。華電煤業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劉書德受邀參加各大論壇及座談會,并作主旨報告和交流發言。
在首屆全國礦業院校研究生論壇上,中國煤炭學會黨委書記、理事長劉峰,中國煤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王慧凌作致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王虹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煤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王國法,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原一級巡視員、網信辦主任王素鋒圍繞煤炭行業形勢、新質生產力發展及現代應急管理等主題作主旨報告。
面向煤礦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高級人才,劉書德以“云程發軔 篤定前行 在努力和堅持中實現理想價值”為主題,交流分享了華電煤業人才微生態、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和建議三個方面內容,指出了良好的人才生態對職業發展的積極影響,提出了構建人才生態的硬件條件和軟件舉措。
劉書德全面介紹了華電煤業產業布局、經營發展、改革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情況,深刻解析了構建人才生態的硬件條件以及“三大”軟件舉措。
在硬件方面,華電煤業著力構建“煤電路港航+科工”產業鏈,持續拓寬以北京為核心,輻射晉、陜、蒙、新及福建、河北、上海等區域的“1+N”產業布局,加力提質增效,提升營業能力,不斷夯實發展平臺大、發展機會多、發展前景好的人才生態硬件條件。
在軟件方面,一是以“四注重、四突出”標準把握人才度量衡,廣開渠道引才、靶向發力蓄才、多措并舉活才、精心服務護才,建好人才金字塔。二是譜好收入、福利、環境、教育、發展“五部曲”,筑好人才棲息地。三是積極構建“寬、實、先”創新文化,激發創新內驅力。
劉書德從國內能源資源結構、電能供應結構以及國際能源結構三個方面分析了煤炭行業發展形勢,突出強調煤炭作為基礎能源,當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將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將發揮重要“壓艙石”作用。并結合自身經驗感悟,以國內外青年成長案例,勉勵廣大青年人才做到學習思考要深、溝通交流要勤、容人之量要寬、時間觀念要強、干事心態要平,既學政策理論又學業務知識,既要踏實勤奮又要勇于創新,彈出人生美妙協奏曲,打好事業生活組合拳,跑“贏”精彩人生。
在中國煤炭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第二十二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2024年年會、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專家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委員張宏作講話。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成員,中國應急管理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崔濤主持論壇。煤炭行業企業、高校領導及知名專家作專題報告。會議增補了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宣讀了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換屆情況說明和2024年“推動煤炭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優秀論文評選結果。劉書德入選第八屆中國煤炭經濟30人論壇。
座談期間,劉書德圍繞“展望‘十五五規劃’ 培育發展煤炭新質生產力”主題,結合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分享了關于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建議,指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論述,牢記“國之大者”,端牢能源飯碗,在“牢”字上做好文章,抓住“穩”和“長”兩個關鍵點,切實保障能源飯碗里持續“有糧”“有肉”“營養豐富”。
結合煤炭生產和煤炭供應現狀,劉書德提出要抓住“穩”的基礎
一要多點布局,持續擴大煤礦產能,確保需要時產得出,做能源供應的“定心丸”。
二要多鏈延伸,持續增強港航鐵路運力,確保關鍵時供得上,做能源供應的“及時雨”。
三要多方協同,深化行業企業間的協同協作,確保市場變化時穩得住,做能源供應的“穩定器”。
四要多維聯動,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落地,做行業創新的“領頭羊”。
五要多元發展,把握時機拓寬發展空間,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做能源安全的“金字塔”。
針對煤炭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結合能源資源稟賦及未來可持續發展要求,劉書德提出要抓住“長”的目標
要把片面追求增產向“擴能穩產‘不透支’”轉變、把積極擴產能向統籌“產、進、儲大供應”轉變、把快產快出向“精益生產及管理”轉變,科學合理延長煤礦服務年限,推動煤炭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史振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