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00千伏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工程順利投產送電。至此,華中特高壓交流環網全面建成,江西接收區外電力能力持續增強,我國西南水電、西北風電等新能源在華中地區的消納效率進一步提升。加強電網建設是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助力地方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近年來,國網江西電力緊扣“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目標,加快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管理模式,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影響力、自主創新力、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建設一流電網 服務能源轉型發展
國網江西電力聚焦主責主業,把建設世界一流堅強電網、推動電網業務轉型升級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和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不斷加大電網建設力度,變革電網管理模式,推動電網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展開江西電網結構圖,一張日益堅強的電網矗立贛鄱大地。進入“十四五”,江西電網“兩交一直”特高壓工程投運。同時,江西電網形成了以500千伏電網為主的“一核四翼五環網”骨干網架,220千伏變電站實現“縣縣覆蓋”。
眼下,國網江西電力正加快推進騰格里—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前期工作,閩贛靈活互濟聯網工程已完成預可研評審。此外,立足江西省情和資源稟賦,該公司前瞻性開展中長期電力供需平衡分析、“十五五”電網規劃等重大問題研究,科學設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
電網“大動脈”貫通四方,“毛細血管”也暢連各地。
2023年1月,南昌供電公司在紅谷灘區試點建成國際一流城市配電網示范區。一年多來,在紅谷灘示范區內,變電站全停全轉率、客戶雙電源接入率、配電變壓器低壓聯絡率等8項指標均達到100%,超60萬城區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用電體驗。
在紅谷灘區的成功試點只是國網江西電力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方面。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用電需求,2022年以來,國網江西電力實施了配電網供電提升“123”工程(一年補短板、兩年上臺階、三年創一流),著力打造“結構清晰、堅固耐用、靈活可靠、智能互動”的配電網。如今,江西配電網各項指標不斷提升。其中,10千伏線路供電可靠率達99.918%,35千伏至110千伏主變壓器和線路的“N-1”通過率、10千伏線路“N-1”通過率等指標均處于華中地區領先水平。
電力保供基礎穩步提升,能源轉型活力持續釋放。今年,在全省用電負荷創新高的情況下,江西電網經受住了迎峰度夏考驗,電力供應平穩有序。進入“十四五”,在新能源開發強度不斷增大的情況下,江西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保持高水平。截至10月,江西提前一年兩個月完成該省“十四五”新能源發展目標,全省新能源電源裝機達到3235萬千瓦。
提升治理能力 深化企業管理變革
國網江西電力持續深化各項改革,加快推動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提升經營質效,向管理要活力、要效益。
國網江西電力引導所屬各單位在履行安全責任、經營責任、社會責任等方面全面發力,規范董事會運作機制,明確董事會、經理層權責關系,動態完善企業章程以及同業對標、工資核定、業績評級、成本核定相關制度,持續完善企業“1+4+N”制度體系,年初以來累計制(修)訂各類規章制度38項。
三項制度改革是深化企業管理變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國網江西電力完善業績評價考核體系和薪酬分配機制,堅持競聘制、聘任制、契約制常態化,在“六能”(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方面狠下功夫,構建了“業績靠干、工資靠掙、榮譽靠貢獻”的激勵機制。
三項制度改革成效在市場化單位表現尤為突出。為了增強員工工作積極性,江西送變電公司發布“揭榜掛帥”實施辦法等方案,在該公司內部公開開展項目競標,打破人員年齡、身份、崗位限制,變“平臺”為“擂臺”,變“派單”為“搶單”。每項工程完工后,該公司依據工程實際收支,按規定的比例開展獎懲核算,員工收入真正實現了“能增能減”。
一系列改革舉措進一步增強了國網江西電力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的內生動力。今年,該公司“以‘14336’黨建工作體系賦能省級電網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實踐”成果獲全國第三屆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實踐成果特等獎,3個案例入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優秀案例,該公司所屬2家單位新入選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強化業數融合 以創新推動工作提效
1月22日至2月10日,江西省出現雨雪冰凍天氣,國網江西電力研制的架空輸電線路冰災天地一體光電融合監測預警及處置系統準確監測并預警了江西電網110千伏妙廬線等10余條線路的覆冰情況,支撐了架空輸電線路的抗冰除冰工作。
2023年以來,國網江西電力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出臺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16項舉措,制訂省電科院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構建“6+6+N”科技創新組織體系,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使電網生產運行17項痛點難點問題取得技術突破。今年,國網江西電力牽頭國家電網公司兩項研究框架項目子課題,承擔國家電網公司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重大項目研發任務,主導編制3項國際標準,7項科研成果分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
在推動輸電技術、大電網安全運行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國網江西電力也在電網業數融合上下功夫。該公司打造“電網動態一張圖”,接入了全省35千伏及以上的電廠、分布式光伏充電樁等電源側、客戶側檔案數據,直觀反映電網基礎數據質量,實現電網全景可視、成圖服務共享,主網數據準確率達100%,配網數據準確率達99.55%。
此外,越來越多來自一線的創新成果在實際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宜春、贛州等地,江西電科院研發的輸電線路絕緣子無人機自主紅外測零裝置系統可實現輸電線路絕緣子夜間“一鍵式”自主巡檢,單基鐵塔檢測時間為5分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南昌供電公司與省、市發展改革委聯合研發的園區碳排放可信監測平臺和園區碳資產核算模擬及聚合平臺,可實時跟蹤企業碳資產變化和減排量,幫助企業優化生產經營中的高耗能環節,實現降本增效……
國網江西電力應用數字技術優化電網業務管理模式,促進生產提質、經營提效、服務提升。該公司出臺了聚焦“基礎設施、企業中臺、智慧配電網、設備管理、客戶服務”等方面的“2023~2024年數字化行動方案”并按計劃實施,完成了“電力看宏觀經濟”等17個大數據產品的開發,應用成果3次入選國家電網公司大數據應用優秀成果。(李希龍 周永忠 彭海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