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廣汽埃安、小鵬汽車,這些新能源汽車品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數據顯示,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涌現出深圳引望、卓馭、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德賽西威、速騰聚創等一批行業領先企業,已經形成一條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下半場”提供動力,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搶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高地。
新能源汽車產業龍頭集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90萬輛,同比增長36.3%。其中,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達269.3萬輛,占比達到27.2%。這也意味著,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
業內人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比亞迪、廣汽埃安、小鵬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集聚效應明顯,形成了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
比亞迪2008年推出公司首款新能源汽車,2022年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的企業。2024年11月,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這是比亞迪的全新里程碑。當時,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在技術上十幾年如一日地堅守,才讓比亞迪迎來了市場的拐點。”
據了解,深圳市坪山區匯聚了以比亞迪為代表的300余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自動駕駛、關鍵零部件生產、核心材料研發等企業,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供應鏈高度協同的產業生態圈。
近期,面對挑戰,廣汽集團動作頻頻,集團總部從廣州CBD遷往番禺。2024年11月,廣汽集團還開啟三年“番禺行動”,力爭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的60%以上。未來三年,自主品牌22款全新車型將密集推出,其中2025年上市7款,全面覆蓋純電、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認為,汽車行業正經歷巨變,今年尤為突出。行業正全面轉型至智能網聯和新能源領域。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除了整車企業,粵港澳大灣區成長出弗迪電池、欣旺達、新宙邦、億緯鋰能、貝特瑞等動力電池各環節的龍頭企業,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大智能化投入
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國投證券研報稱,智能駕駛成為消費者購車決策時的重要因素。根據麥肯錫調研,54%的消費者選擇智能化作為考慮購買新能源車的因素。
廣汽集團、比亞迪在智能化技術上加大投入以期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據了解,廣汽集團在智能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投入已超500億元,形成了彈匣電池、超級快充、夸克電驅、星靈電子電氣架構EEA3.0以及基于生成式AI的端到端智能網聯駕駛技術等智能新能源技術。在智能化的下半場,廣汽埃安今年連續推出了四款高階智駕車型,率先將高階智駕和大模型技術普及到了15萬元級別車型。
近期,比亞迪表示,在智能化的下半場,比亞迪將投入1000億元,用于發展人工智能和汽車相結合的智能化技術,實現整車全面智能化進階,贏得未來的技術話語權。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稱,在新能源汽車的下一輪競爭中,那些能夠提供高性價比、智能化體驗的車型,將極有可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這種發展趨勢也反映了當前消費者對汽車功能需求的不斷升級,他們在關注汽車的基本交通功能的基礎上,希望享受到更為智能、便捷的出行體驗。
在華為智能化技術加持下,問界、智界等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可觀。例如,問界M9發布11個月累計大定突破18萬輛,連續8個月蟬聯中國市場50萬元以上車型月度銷量冠軍。
2024年,華為成立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引望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業務,包含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車云等業務板塊,該公司吸引賽力斯、阿維塔科技入股投資。
華為的智能化技術成為汽車廠家的“心頭好”,今年華為與東風旗下猛士和嵐圖、比亞迪方程豹、廣汽集團簽約。11月底,廣汽集團與華為簽署深化合作協議,雙方采用“華為智能化+廣汽智造”深度合作新模式,攜手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新能源車打入豪華車市場后,帶來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的全新賣點,在使用體驗上與傳統燃油車產生明顯差異,部分消費者對豪華車的訴求逐步從品牌、外形、空間向智能化、安全性能轉向,自主品牌在當前階段借助新功能部分彌補了品牌力層面的差距。
發力AI技術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涌現出深圳引望、卓馭、如祺出行、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德賽西威、速騰聚創、元戎啟行等一批智能駕駛行業領先企業,已經形成一條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正在搶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高地。
速騰聚創研發的激光雷達主要用于汽車智能駕駛和機器人領域。激光雷達被稱為自動駕駛的“眼睛”,能有效提升感知層獲取環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公司的激光雷達累計總銷量突破72萬臺,刷新行業交付紀錄。
在速騰聚創深圳總部,公司首席執行官邱純潮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汽車領域,公司與全球眾多車企達成合作,據了解,歐洲頭部車企也將堅定采用激光雷達。隨著L2+及L3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與市場需求增長,激光雷達滲透率仍將大幅提升。未來兩年,海外車企的高階自動駕駛功能將落地,激光雷達規模化應用將拓展至全球市場。下一個十年,公司將持續在AI、芯片、硬件三個技術領域保持高投入,成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企業。
元戎啟行是總部位于深圳的AI企業,專注于智能駕駛研發和應用,公司于11月宣布完成1億美元戰略融資。元戎啟行首席執行官周光認為,當前智能駕駛的競爭說到底是AI的競爭。未來這筆融資將用于夯實國內量產項目,拓展海外業務,同時也會探索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并研發VLA模型等前沿技術。
11月,小鵬汽車發布公司首款AI汽車小鵬P7+。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AI汽車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大轉變,AI自動駕駛將成為汽車的標準能力,也是小鵬汽車正在探索的發展方向。
來源:中國證券報記者 張興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