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42.3萬輛,同比增長16.5%,環比增長7.1%。
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26.8萬輛,同比增長50.5%,環比增長5.9%。
△乘聯分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如何分析數據背后的市場趨勢?經濟之聲《財經態度》采訪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市場營銷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
經濟之聲《財經態度》專訪崔東樹
崔東樹分析,11月份汽車市場呈現產銷兩旺的態勢,生產和零售數據都呈現出歷史較高水準。從價格指標來看,整體市場價格走勢平穩,汽車消費需求強勁、態勢良好,新能源車的銷售表現亮眼。
崔東樹表示,這一市場態勢是多種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汽車消費在過去的幾十年發展中,經歷了幾次高潮,特別是2015年至2020年間汽車消費需求達到高峰。今年以來,隨著國家推動以舊換新、報廢更新等工作,大量汽車更新以及置換的需求被激活。汽車消費從單純關注“有無”轉變為追求“優劣”。而隨著我國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不斷推進,汽車消費趨勢也從單純的燃油車消費邁向綠色環保、智能電動化汽車消費的新階段。
崔東樹表示,當前,中國汽車消費者在高、中、低端均有大量的需求,燃油車市場仍占48%的比例,高端電動化、小型電動車及插電混動車的消費需求呈現較強發展態勢,這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新能源汽車企業應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全產業鏈布局,通過提升電池技術優化充電效果,提升品牌競爭力,進而推動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