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 齊京亮) 2月24日,國網河北信通公司輸電可視化平臺運維人員收到“關鍵業務全鏈路監控系統”發送的短信“輸電可視化平臺智能抓圖功能執行失敗,硬件設備運行正常,建議排查阿里云容器負載情況。”基于新上線的關鍵業務全鏈路監控系統智能診斷功能,該公司運維人員針對開展輸電可視化平臺問題排查和異常處置,整個過程僅用時15分鐘。
當前,國網河北電力信息系統間集成關系日益復雜。信息運行監控方式卻缺乏全局性業務鏈路監測與預告警機制,導致業務異常感知滯后,故障快速困難,給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嚴峻挑戰。
為進一步提升信息系統可靠性,2024年,國網河北信通公司以“輸電可視化、網上國網APP、安全風險管控平臺、新一代配網搶修”四個關鍵業務系統為切入點,開展核心業務全鏈路監測預警機制研究,并于2024年底成功完成4套核心系統、10個核心業務場景全鏈路監控建設工作,將關鍵場景監控信息統一匯集,成功實現業務運維由基礎設施運維向業務連續性保障的范式躍升。
2025年初,國網河北信通公司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全鏈路監控系統,研發智能診斷功能,針對探測到的業務異常,利用人工智能模型進行智能分析,成功實現業務系統的智能診斷和快速定位,輔助運維人員快速定位異常方向和制定解決方案,大大降低異常分析時長,實現故障處理從“事后調查”到“事前阻斷”的轉變。
該功能1月底上線應用以來,國網河北信通公司試點上線的4套核心系統業務異常定位時間縮短85%,檢修效率提升68%。目前,該公司正加緊梳理營銷2.0、PMS3.0、用采2.0等核心系統的核心業務,有序接入全鏈路監控覆蓋范圍,切實保障重要業務的連續運轉,提升運維人員工作效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