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750千伏丁字口輸變電工程現場班前會上,作業負責人韓壽成宣讀工作票:“今天的主要工作是竣工驗收和缺陷消除,要整改備用芯帽未套全、未進行防火封堵、蛇皮管脫落、標簽錯誤等問題,請施工人員做好安全防護,安全監護人員做好監護工作……”確認現場符合規范要求后,相關人員迅速進場,前往各作業點。目前,該工程已進入現場驗收缺陷消除的關鍵階段。
丁字口輸變電工程于2023年10月開工,共新建750千伏魚卡—丁字口雙回線469千米、鐵塔939基,新建750千伏丁字口變電站,安裝主變壓器2臺。該工程建成投產后,青海750千伏骨干網架將向西拓展230千米,打通柴達木盆地西北部與青海主網送出通道,為青海海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堅強的電力保障。
為保障工程驗收質量和進度,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提前安排,成立技術監督組、缺陷消除組、精細化巡檢通道組等9個驗收小組,根據相關標準、規程、制度,逐條逐項開展土建、通信、線路等驗收工作,確保驗收項目不漏項、缺陷隱患不疏漏。
丁字口輸變電工程處于茫茫戈壁灘中,采用傳統的人工登塔檢查與地面儀器測量輔助的驗收方式易受地形、天氣、測量角度等影響,存在視覺盲區,影響驗收效果。“此次驗收,我們創新應用M300無人機搭載激光雷達攝像頭,對線路進行激光雷達三維建模,依據點云數據分析獲取相關位置距離的數據信息。我們還對線路本體、線路保護區、附屬設施、建筑物等進行了1:1還原,誤差為厘米級,能夠幫助驗收人員更直觀地發現微小缺陷。”國網青海建設公司業主項目負責人劉生昊介紹。
12月5日,在750千伏魚卡—丁字口雙回線路工程驗收現場,國網青海電力員工操控無人機沿著導線往復飛行,懸停拍攝,對輸電線路、設備開展無死角、無盲區巡檢驗收。人工驗收組則對鐵塔基礎、地腳螺栓、本體情況開展復檢,“人巡+機巡”相結合,實現了地空一體對線路全方位觀測。
“安全帽要佩戴規范,作業現場安全防護措施要做到位。”在主變壓器頂部槽盒打排水孔施工現場,國網青海建設公司項目負責人劉生昊一邊查看安全措施,一邊叮囑現場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安全規程。“越是任務繁重的時候,安全管理越不能有任何疏忽。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合理安排作業計劃,避免高風險作業疊加,對安全承載力不足、風險不可控的作業一票否決,讓一線安全管理周密細致、有條不紊。”他介紹。
截至目前,丁字口輸變電工程變電一次專業驗收總進度完成27%、變電二次專業驗收總進度完成15%、試驗專業驗收總進度44%、運行專業完成驗收總進度28%,該工程線路施工Ⅰ~Ⅲ標段已完成全部復驗工作,所有缺陷均被消除。施工Ⅳ標段的復驗工作正在加緊開展,根據驗收情況,國網青海電力將組織參建單位做好問題的閉環整改,安排專人協調重點區域工作,確保工程按計劃時間要求竣工投產。(陶勝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