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記者從合肥供電公司獲悉,合肥正在積極構建“互動型”無人機電網巡檢體系。其中,濱湖科學城為全省首個試點,目前共設置5個無人機機巢,大幅提升了今冬電網運維工作效率,能有效防范城市用電風險隱患。
試點互動型無人機電網巡檢系統
11月24日,一架無人機自位于合肥供電公司包河供電分公司屋頂的無人機機巢內飛出,對鄰近范圍內5公里的配網線路,尤其是涉及電力設施的地鐵建設點進行全自動化智能巡視。
在包河供電分公司值班室監控大屏幕上,則實時清晰地顯示出遠方高空中的線路實景和紅外圖像。“互動型無人機巡檢系統每天上午和下午自動開展兩次精益化巡視,飛行過程中實時將數據傳回系統后臺并進行診斷分析,全過程無需人工介入。過去至少需半天的巡視過程縮短至1小時內。”包河供電分公司專責蔣大青介紹。
合肥地區目前有配電網架空線路1436條,長度超1.5萬公里。由于點多面廣、涉及范圍大,僅依靠人工巡視難度極大,同時還很難發現一些位于高空中的隱患缺陷。
因此,合肥積極構建無人機配電網智能巡檢體系,常態化開展無人機周期巡視工作。針對濱湖科學城區域地鐵建設點較多的情況,今年選擇合肥濱湖科學城為全省首個試點,建設并投運了互動型無人機電網巡檢系統。
和傳統無人機配電網智能巡檢系統相比,互動型無人機巡檢系統功能更強大。它可以根據不同施工點的具體工作進度和時間,重新調整巡視航線和頻次,飛行過程中可自由進行自動和手動兩種巡視模式切換。一旦巡視過程中發現隱患,包河供電分公司運維人員可以通過無人機搭載的喇叭,對現場施工及相關人員進行喊話提醒。
目前,合肥濱湖科學城區域共設置5個無人機機巢,日常巡視配網線路達150余條。據統計,今年還未發生一起線路外破事件,大幅提升了電網運維工作效率,有效防范城市用電風險隱患。
不停電作業示范區面積達88平方公里
近年來,世界制造業大會、合肥馬拉松賽事等國際性盛會紛紛選擇落地合肥濱湖科學城。該區內還集合了多個國家級大科學裝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總部園區等重要用戶,對于區域供電連續性有著更高質量的需求。
為此,合肥以濱湖科學城區域為試點,率先建成安徽省面積最大不停電作業示范區,覆蓋合肥市二環內、濱湖科學城核心區等區域,服務用戶近33萬。與此同時,先后引進2臺帶電作業機器人、11臺中壓發電車等裝備,組建8個不停電作業班組,為不停電作業大規模推廣打下基礎。
“截至今年10月底,合肥不停電作業示范區面積達到88平方公里,其中濱湖科學城區域覆蓋面積達60%以上,區內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2020年減少69.1%。預計到2026年,實現濱湖科學城全域取消計劃停電。”合肥供電公司數智配網部副主任朱健說。
城市發展,電力是關鍵“引擎”。合肥供電公司緊密銜接合肥濱湖科學城發展規劃,加快推動服務升級、技術升級、裝備升級,計劃至明年底建成合肥濱湖高可靠性示范區,區內供電可靠率達99.999%,服務合肥創新城市發展不斷加速。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 通訊員 李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