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網邯鄲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能源負荷預測應用正式上線運行。這一創新成果,標志著邯鄲供電在數字化賦能電力系統智能調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保障邯鄲地區電力可靠供應、推動新能源高效利用注入強勁動力。在國網邯鄲供電公司調度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新能源負荷預測系統平臺,對新能源出力和負荷走勢作出判斷。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調度員 耿來鑫今天天氣不錯,春節后基礎負荷恢復,目前,根據預測系統監測,全市9.8萬戶新能源光伏站基礎負荷逐漸恢復,將進入滿發狀態。
據悉,2024年9月,國網邯鄲供電公司成功貫通“調控系統—營銷用采—光伏用戶”數據鏈路,聚合了9.8萬戶光伏站的離散數據,構建了實時監測拓撲模型,實現了對光伏容量及出力的全景監測。而投用的新能源負荷預測系統平臺匯集了全市新能源光伏站、大型風電場等數據,結合衛星云圖、氣象站實時數據,繪制場站分布散點圖和熱力圖,構建實時監測模型,對全市光伏容量及出力數據進行監測和負荷預測。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新能源專責 朱姜峰平臺能提前4小時進行預測,為電網調度和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預測準確率從85%提升至95%以上,破解了以往新能源負荷預測,數據不全面,監測有盲點的難題,為電網調度和運行提供數據支撐,避免了電網過載和電壓越限等風險。(來源:邯鄲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