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龍源電力工程技術公司發布新能源行業首個集觀測、預測、分析、預警于一體的綜合性氣象大數據資源池,在行業內開創了“能源+氣象”服務體系的先河。
圖為技術人員使用大數據資源池進行氣象分析
氣象大數據在新能源開發選址、功率預測、災害預警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龍源電力堅持數字化轉型理念,加強數字技術和新能源產業的交叉融合,基于公司數據挖掘與服務系統,全面貫通國內外、系統內外部數據,打造出行業首個綜合性氣象大數據資源池。該資源池成功接入龍源電力新能源場站近2萬臺設備氣象觀測數據以及中國氣象局、中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等多家氣象專業機構數據,現已涵蓋39類氣象數據產品,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氣象信息大數據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了對氣象數據的全面集成、高效處理、系統治理、統一存儲及標準化管理,數據完整率和及時率達到100%。
同時,為滿足不同業務人員對氣象數據的使用需求,資源池針對新能源規劃設計、電量預測、市場交易、安全生產等場景,開發出接口調用、自助數據下載、離線數據生成、格點數據調用等4種數據服務共享模式,極大提高了數據使用的靈活性和便捷性,為各級業務人員量身打造出了專業、高效且易于操作的氣象服務解決方案。
氣象大數據資源池通過深化氣象數據服務的融合與應用,顯著增強了該公司在資源評估、氣象功率預測及市場交易決策、防災減災與應急處置方面的精準度與響應速度,推動氣象數據價值倍增,為新能源行業的智能化運營樹立標桿,為能源轉型發展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陳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