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傮w思路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同時,堅持分類施策,區分存量項目和增量項目,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保持存量項目政策銜接,穩定增量項目收益預期。
業內專家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此次電價改革標志著中國新能源行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關鍵轉型。改革后,新能源與煤電等一樣進入電力市場,相應的市場化價格機制也將逐步優化成熟,將極大助力構建更加高效協同的新型電力系統。未來與新能源相關的配套機制的設計與落地,如綠電交易細則、跨省交易規則等,可能成為下一步需要關注的重點。
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
《通知》明確,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參與市場交易。新能源項目上網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新能源項目可報量報價參與交易,也可接受市場形成的價格。參與跨省跨區交易的新能源電量,上網電價和交易機制按照跨省跨區送電相關政策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高度重視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展,2009年以來陸續出臺多項價格、財政、產業等支持性政策,促進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約14.1億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規模的40%以上,已超過煤電裝機。
中信建投期貨能化研究員劉書源認為,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市場化,將電價與發電成本、消納能力直接掛鉤,進一步推動新能源企業參與市場化的競爭。改革后,低成本和具有技術優勢的存量企業頭部效應明顯。
存量和增量分類施策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還提出區分存量和增量,分類施策。《通知》明確,創新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對存量項目,納入機制的電量、電價等與現行政策妥善銜接;對增量項目,納入機制的電量規模由各地按國家要求合理確定,機制電價通過市場化競價方式確定。通過建立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既妥善銜接新老政策,又穩定行業發展預期,有利于促進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上述負責人表示,隨著技術進步、造價持續降低,新能源新老項目經營成本差異較大,改革需要平衡好新老項目關系。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改革方案提出在實施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時,區分存量和增量,實行不同的政策。
據悉,存量項目和增量項目以2025年6月1日為節點劃分。
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邁出關鍵步伐
“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電力領域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標志著以市場化方式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邁出關鍵步伐,將給電力行業帶來深遠影響。”上述負責人稱。
一是有利于推動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存量增量分類實施支持措施,有利于形成真實的市場價格,促進電力資源高效配置,引導新能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有利于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能源入市交易后,將公平承擔電力系統調節成本,各類電源在電力系統中的價值將得到更充分體現,更好引導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協調發展,助力構建更加高效協同的新型電力系統。
三是有利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改革后,新能源與煤電等一樣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均由市場形成,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擴圍,同時各地電力市場規則將按照國家要求相應完善,能夠極大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已超過煤電裝機,現在通過市場化改革,將新能源逐步納入市場,由市場形成價格,最終將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上海證券報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