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正是團圓時刻。萬家燈火背后,總有人默默扛起責任與擔當,爭分奪秒推進國內油氣增儲上產,全力以赴奮戰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能源保供守護萬家溫暖。
從銀裝素裹的北方到綠水青山的南方,從24小時作業的海上平臺到燈火通明的陸地建造場地,數萬名海油人奮戰在一線,緊盯生產進度、保障能源供應,用堅守詮釋別樣“年味”。
增儲上產勁頭“滾燙”
春節期間,渤海海域風雪交加、氣溫驟降,11口鉆井同時作業,創歷年春節隨鉆井數新高。
海上鉆機不停,一線科研工作者同步在線。渤海石油研究院研究人員根據現場實鉆動態,即時提供決策,為探井保駕護航。
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17個海上作業點晝夜施工。“深海一號”聯合項目組緊繃安全弦,組織專項檢查嚴格把關,力保春節期間天然氣保供安全無虞。平臺同步實行春節24小時輪值,為作業安全增添雙重保障。
大年初一,“海基一號”平臺陸豐15-1-A14井成功投產,為南海東部油田新年“開門紅”注入澎湃動能。52座海上生產設施和陸岸終端持續作業,9座移動式鉆井平臺晝夜不息,超60艘各類作業船舶來回穿梭……南海東部油田海上設施、陸上建造現場和陸地辦公室620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書寫最美“敬業福”。
中國海油湛江分公司千余名員工堅守崗位,助力低滲油藏開發提速,在潿洲11-4N油田,壓裂壓驅作業正緊鑼密鼓推進中。
能源保供海陸“送暖”
零下15攝氏度的寒冷,難不住齊心協力保供的海油人。春節前夕,一場大雪又將陜北大山深處作業現場的考驗升級,中聯公司神府分公司提前部署,保障生產安全平穩。春節期間,30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10余個作業點及在產煤層氣井和致密氣井高效運轉。采氣作業區場站運行資深專務王平裹著厚實的工裝,每隔2小時就要進行一輪巡檢,確保裝置無凍堵風險。在神府生產操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智能監控系統調整運行參數,確保春節期間平穩供氣。
海陸氣源滾滾,油氣接收站作為連接上游生產的重要一環,承擔著重要責任。因節日期間用氣量猛增,江蘇鹽城“綠能港”多次收到臨時加氣供應需求,節日期間日輸氣量達700萬立方米,槽車日裝量達30余車,充分發揮了應急調峰作用。
在南海東部白云氣田3個海上設施,80多名員工在蛇年春節值守,“氣龍”通過260多公里的海管外輸至珠海兩個陸岸終端,保障了廣東約1/5天然氣總量和粵港澳大灣區100余家企業、8000多萬居民的用氣需求。
汩汩暖“氣”跑贏寒流,穿越海陸溫暖千家萬戶。
春節期間,惠州石化原油日均加工量超6萬噸,每日向市場供應各類油品近3.3萬噸。惠州石化積極與船方溝通協調,優化碼頭卸油作業流程,確保原油接卸高效安全。
與此同時,中國海油加油站24小時營業,600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在遼寧沈陽,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剛停,沈北路加油站加油員們迅速清理加油機周圍的積雪,確保車輛進出安全。
北方瑞雪兆豐年,南方化肥生產忙。在中海化學富島公司生產車間,每天有40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保障化肥和甲醇生產線持續運轉。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海油人不誤農時備春耕,只為繪就一年好“豐”景。
重大項目建設“火熱”
海油工程6000余名建設者奮戰在海陸一線,超過70艘工程船舶馳騁各大海域,以奮進姿態迎接新的一年。
春節期間,天津智能制造基地,潿洲11-4/11-6項目、潿洲12-2項目施工正在火熱開展;青島場地約2000人堅守在卡塔爾5-2、惠州25-8、墾利10-2、潿洲11-4項目施工現場。在珠海深水裝備制造基地,文昌16-2、惠州25-8等4個項目同步推進……馬不停蹄抓項目、擴產能,奮力沖刺新年開門紅。
從陸地到藍海,鉆井作業的嗡鳴聲不斷。春節期間,中海油服9艘鉆井平臺、4艘物探船、50艘工作船在南海東部海域開展生產作業,春節在崗作業人數近2800人,全力保障現場生產作業平穩運行。
在東方13-3油田開發工程項目海管鋪設現場,“海洋石油202”船正在進行雙金屬復合管鋪設作業。全船200余名員工在崗,持續奮戰,堅決保障項目節點按期完成。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現場,施工作業正在緊張進行,一批批建設材料被運送至現場整齊擺放,20余臺機械設備往來穿梭,各專業各工種人員密切配合,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海油發展工程技術公司井下技術公司近200人在73個工程項目中堅守崗位。優智鉆完井項目進入作業關鍵階段,11支精細控壓作業隊伍75名員工奔赴渤海海域不同作業現場,細化安全技術交底,強化現場隱患排查,確保各項作業順利實施。
每逢萬家團圓時,總有海油人堅守崗位的身影,增儲上產,能源保供,成為新春廣袤藍海上的亮麗風景線。聽,運轉的機器,轟鳴陣陣,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吹響了新一年的奮進號角,海油人用堅守詮釋責任,用行動彰顯擔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