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我國將優化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中國城市報發布時間:2025-01-23 12:09:05  作者:朱俐娜

      新年伊始,利好政策助推電力行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著力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調用水平,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調節能力不斷提升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

      2024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2024年0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指導各地各有關單位積極推進系統調節能力提升,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頂峰供電能力;兩個月后,《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發布,提出在2024—2027年重點開展9項專項行動,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實效。

      據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國靈活調節煤電規模超過6億千瓦,跨省區電力資源配置能力超過3億千瓦,抽水蓄能累計規模達到5591萬千瓦,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5852萬千瓦/1.28億千瓦時。

      “加強調節能力規劃對于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和新能源的消納利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新能源發電裝機的快速增長,電力系統的“雙高”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愈發凸顯,這對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強調節能力規劃,可以科學確定調節能力的需求,統籌優化各類調節資源的布局和發展,確保電力系統在不同負荷條件下都能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通過提升調節能力,可以有效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涉及電源側調節能力建設、電網側調節能力建設、電網側調節能力建設、需求側調節能力建設、儲能系統建設等。王鵬告訴記者,這些方面的建設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構成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的整體框架。通過加強這些方面的建設,可以顯著提升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和新能源的高效利用。

      “具體來看,在電源側調節能力建設方面,包括提升傳統電源的調峰調頻能力,推動煤電靈活性改造,以及發展具有快速響應能力的可調節電源等。在電網側調節能力建設方面,包括優化電網結構,提高電網的傳輸能力和抗擾能力,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等儲能設施,以及發展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等。在需求側調節能力建設方面,包括推廣需求響應技術,鼓勵用戶參與電力需求調節,以及發展虛擬電廠等。在儲能系統建設方面,包括發展各類新型儲能技術,如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以及推動儲能系統的規模化應用和智能化發展。”王鵬說。

      調節資源發展面臨挑戰

      我國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勢頭迅猛,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裝機量快速增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風電裝機約5.1億千瓦、光伏裝機約8.4億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在此背景下,我國電力系統調節需求持續擴張,調節資源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

      “我國年均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2億千瓦,預計‘十五五’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大幅增加系統消納壓力。”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1至10月,全國風電利用率96.4%,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光伏發電利用率97.1%,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部分新能源發展較快的省份消納壓力凸顯。而調節能力建設缺乏統籌優化,存量調節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價格、市場機制等有待完善,亟待做好調節資源科學規劃建設,加強調節能力規模、布局與新能源發展的銜接,加大力度統籌現有調節資源高效調度利用。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胡明表示,受新能源“跨越式”發展影響,2024年全國新能源利用率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遼寧、黑龍江、甘肅、新疆等“三北”省份棄風棄光現象反彈明顯,廣西、云南等南方省份開始出現新能源棄電。為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當前至2030年是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關鍵期,“十五五”期間新能源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年均新增規模預計約2億千瓦。為滿足電力綠色低碳轉型需求,保障新能源合理消納利用,系統運行靈活性提升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胡明坦言,當前,部分地區新能源發展與調節資源配置不匹配,存在調節能力滯后于新能源發展、調節資源布局與新能源錯位等情況,不同類型調節資源的規模布局也缺乏統籌考慮。亟需結合新能源增長規模和利用率目標,加強源網荷儲各側調節資源統籌規劃,科學確定規模布局,實現新能源合理消納利用。

      “優化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是促進新能源消納的重要手段。”南方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解讀稱,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約13.1億千瓦,同比增長約35.1%,其中南方區域新能源裝機規模約1.76億千瓦,同比增長約38.6%。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系統調節能力不足的問題逐步顯現,部分地區新能源消納困難。《方案》進一步明確了調節能力建設要求、各類調節資源調用方式等,將為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更好支撐能源電力清潔低碳轉型。

      首次提出加強經濟性評估

      面對上述問題,《實施方案》針對性提出舉措,在編制調節能力建設方案、完善調節資源調用方式、完善調節資源參與市場機制等三個方面提出重點任務。在總體要求上,《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顯著提升,各類調節資源發展的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更加完善,各類調節資源調用機制進一步完善。

      如何科學有效地從源、網、荷多側發力,有效提升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成為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關鍵環節。南方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認為,新能源作為電源側新興主力軍,因自身基本不具備調節能力,應逐漸向常規機組看齊按需科學規劃配置調節能力,包括在電站側配置儲能直接平抑功率波動,或通過租賃獨立共享儲能間接參與系統調節;電網側則應有序建設抽水蓄能,應對長周期電力電量平衡,同時應積極推動多種新型儲能結合應用場景和自身優勢,實現多元融合和共同發展,發揮新型儲能快速調節優勢;負荷側則積極探索將包括分布式光伏、虛擬電廠在內的新型主體納入統一調度體系。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此前《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在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行動中提出,建設一批共享儲能電站,提升系統層面的電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

      在胡明看來,電網側共享儲能和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側配建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中新型儲能發展的兩大重要模式。目前,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規模超過6000萬千瓦,其中一半約為電網側共享儲能。共享儲能布局在系統關鍵節點,可發揮調峰功能促進新能源消納,發揮頂峰供電功能支撐電力保供,提供頻率和電壓支撐、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備系統性、全局性優勢,規模化效應和經濟效益顯著。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向記者分析稱,《實施方案》中多次提到新型儲能,《實施方案》要求電力調度機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新型儲能調度運行細則,明確新型儲能的調度關系,并優化其調度運行,發揮移峰填谷和頂峰發電作用。同時,還提出改造或建設一批調度機構統一調度的新型儲能電站,推動具備條件的存量新能源配建儲能實施改造。這些措施將有力推動新型儲能的快速發展。

      關于保障措施,《實施方案》明確調節能力建設方案要基于電力市場供需形勢、市場電價水平、系統凈負荷曲線等開展長周期仿真測算,評估調節能力經濟性和對當地電價水平影響。

      “《實施方案》首次提出加強經濟性評估。經濟性評估是調節能力建設方案評估的重要環節。對于不同調節能力配置方案,需要開展經濟性對比分析,對比不同方案的成本與效益,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升運行效率,提高項目實際落地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背景下,經濟性分析需要與電力市場仿真模擬深度結合,模擬電力交易出清結果,評估電價水平。”胡明說。

      中國城市報記者 朱俐娜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 在线看又黄又爽成年视频 | 中文日韩欧美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 |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