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中國-全球南方項目”網站2月10日文章,原題:重新思考中國在非洲能源未來中的角色 擴大電力供應是非洲發展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之一,目前仍有6億人——約占非洲大陸總人口的43%——無法獲得可靠電力供應。
在坦桑尼亞舉行的2025年非洲能源峰會強調解決該問題的緊迫性,并通過“使命300”計劃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該計劃旨在到2030年為3億人提供可持續電力。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大量投資、協調一致的政策行動和國際合作。本屆峰會期間,在世界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帶動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宣布將為“使命300”計劃提供10億至15億美元,加強該機構致力于推動非洲基礎設施發展的承諾。
20多年來,中國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在為整個非洲大陸的能源基礎設施融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認識到非洲更需要氣候友好型的能源結構,中國自2020年起停止為當地化石燃料發電項目提供資金。2021年,中國領導人宣布中國將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此外,在2024年9月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宣布支持非洲實施30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項目。
除發電投資外,中國投資的1/3用于非洲電網擴建。為進一步利用中國的比較優勢,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充分發揮二者在廣闊且具有挑戰性的地形上部署超高壓輸電線路的豐富經驗,嫻熟地提供帶動開展電網擴建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
通過中國電網企業與非洲當地電力公司之間的更深入合作,相關知識轉移和基礎設施投資可能會加快非洲獲得更廣泛能源供應的進程。盡管大規模電網擴建有效增加非洲電力供應,但需要替代解決方案為難以開展電網擴建的偏遠和農村地區供電。2023年中國宣布實施“非洲光帶”項目,計劃為非洲5萬戶無電貧困家庭提供離網光伏系統。分布式光伏系統和微電網系統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道路,特別是在非洲農村和偏遠地區。
然而,大多數微電網在可靠性和經濟可行性方面都面臨重大挑戰,因為高昂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往往導致它們難以維系。中國將儲能和光伏電網融為一體的低成本系統或將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憑借在可再生能源部署和儲能技術方面的豐富經驗,中國的綠色能源企業可以為非洲作出相應貢獻,擴大在非洲的業務、提供技術專長并為微電網的可持續性提供擴展解決方案。
解決非洲的能源匱乏問題需要制定多層面的系統性戰略,以平衡可負擔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之間的關系。(環球時報 作者Jiaqi Lu,王會聰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