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際資訊

    加州大火的背后,越來越多美國電力巨頭被送上“被告席”

    鈦媒體APP發布時間:2025-01-15 11:51:14  作者:胡珈萌

      “到處都是垃圾、樹木和灌木叢,沒有電,只有彌漫的黑煙,就像是末日已經降臨。”在美聯社的報道中,一位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大火初期撤離的當地居民如此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而整整一周過去了,火勢仍在蔓延,甚至可能因為即將到來的季節性強風而變本加厲。在這場被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稱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火災中,已有至少24人死亡、23人失蹤,超過9萬居民被迫棄家出逃,根據地產數據分析機構CoreLogic的最新統計,當地已有近16000余處房產受損,光商業和住宅物業重建成本就接近148億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師Jimmy Bhullar此前表示,火災造成的總損失可能高達500億美元,其中包括200億美元的保險理賠損失,預計將遠超2018年加州天堂鎮大火創下的125億美元保險理賠損失記錄。

      雖然目前對幾處火災的起因還沒有權威調查結論,但當地少雨、干燥的環境疊加歷史級的強風被普遍認為是導致大火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天災引發有關全球變暖、氣候危機討論的同時,“人禍”的因素也被重點關注,而就像在此前數次野火、颶風事件中一樣,電力公司再次被視為“嫌疑人”遭到起訴,在這背后,美國電力設施老化的困境和新基建刺激計劃推進緩慢的現狀也再次凸顯。

      一把大火燒去600億市值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遭到多起訴訟,當地遭受財產損失的居民指控該公司的電力設施引發了伊頓大火(此次加州洛杉磯大火主要包括多起規模較大的火災,最早發生也最為嚴重的是帕利塞茲火災;伊頓火災是第二場大火,始于帕薩迪納附近的伊頓峽谷,蔓延后已覆蓋近60平方公里土地,控制率僅33%)。

      在訴訟中,多名目擊者提供證詞和視頻、圖像證據,稱南加州愛迪生公司一座輸電塔底部起火是伊頓大火的“罪魁禍首”。訴訟還指控該公司此前就知道其老化的設施有引發火災的風險,但從未積極維護、更新。在火災發生后也存在維護、管理不力的問題,有多處電力基礎設施未及時斷電。

      盡管南加州愛迪生公司在訴訟及相關新聞爆出后緊急回應,稱公司正在調查火災原因,并表示未在伊頓火災發生時發現任何設備異常現象。但顯然這些說法并未獲得輿論認同,不僅社交平臺上指責聲音不斷,消極情緒也蔓延到資本市場,1月13日當日,其在紐交所上市的母公司愛迪生國際股價暴跌11.89%。而在火災發生的這一周內,其股價從接近80美元跌到了57.27美元,累計跌幅近27%,市值蒸發超80億美元(近600億人民幣)。

      愛迪生國際是美國TOP10級別的電力公用事業巨頭,雖然與愛迪生本人并無直接關系(因專利授權緣故,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很多電力公司都以“愛迪生”命名),但歷史同樣堪稱悠久,其前身是1886年以來加州地區多個小型電力公司,經合并收購后,于1909年正式以南加州愛迪生公司的實體進行經營,主要服務區域即南加州地區。歷史上,該公司還曾與加州電力公司合并。21世紀以來,該公司愈發強調清潔能源轉型,持續加大對太陽能、風電、儲能等新能源產業的布局。2023年營收達16.3億美元,盈利1.825億美元。該公司官網稱自身是“美國最大的電力公司之一”,單以營收規模計,其與杜克能源、NextEra的差距仍在10億美元以上,但也穩定排在美國能源電力企業的前十名,在美國企業500強中也能排在240名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奧巴馬政府短暫擔任過商務部長一職的約翰·布賴森(2011年10月-2012年6月),曾在該公司任董事長兼CEO長達18年之久,也主導了其能源轉型戰略。2024年,愛迪生國際因當地電價上調收益頗豐,在超預期利潤的刺激下,券商B of A Securities對其設定的目標價一度高達94美元。但在近期的接連大跌后,該公司行情也已轉被看衰。

      杰富瑞在1月9日發布的一份研報中提示稱,近年來美國發生的大火災均與電力基礎設施有關,也給相關電力公用事業公司帶來了一系列包括財務、法律問題在內的重大打擊,而在火災中受損的電力線路和其他系統設施,以及高額的保險賠付,都增加了這些企業的潛在成本,導致其盈利能力下降。尤其當這些企業的負債因火災超出稅后負債上限時,其股票就會面臨極大風險。

      訴訟、破產與救贖

      除了南加州愛迪生公司,作為美國最大的市政公用事業機構之一,洛杉磯水電局(LADWP)也在這場大火中屢遭批評,該機構被指未執行“在遭遇極端強風時主動關閉部分電力系統”的安全規程,還因未妥善管理當地重要水庫的水源,導致火勢蔓延時消防供水不足而遭到起訴。

      實際上,近年來美國的電力巨頭們已成為“被告席”上的常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類訴訟即是火災與腐敗。

      從2018年加州天堂鎮大火到2023年夏威夷毛伊島大火,數個電力巨頭因輸電線路、設施管理不善引發火災而面臨高額賠付。

      2019年1月,年營收超過200億美元、號稱“每20個美國人就有一個享用自身供電”的太平洋煤氣與電力公司,因無力負擔火災導致的超300億美元潛在賠償而申請破產,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也最復雜的公用事公司業破產案。2020年7月,這家公司在解決了數起訴訟,支付超過54億美元資金并拿出22.19%的股票用于賠付火災受害者后(合計約135億美元),最終退出了破產程序。此后,該公司從公司總部地址到管理層均“改頭換面”,生產安全和能源轉型也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而在2023年8月毛伊島大火后,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旗下的夏威夷電力實業公司同樣經歷了被控設施老化、管理不善引發火災—股價大跌—面臨高額賠付而瀕臨破產的“劇本”。

      只不過,相比之下,夏威夷電力似乎“幸運”得多,不僅最終免于破產,還在火災近一年后的2024年7月,因遠低于預期的40億美元賠付金額,而再度成為了熱錢追捧的對象,股價10天之內瘋漲127%。不過,此后該公司股價再度回落,未決的賠付進程仍給其業績持續帶來壓力。而作為過往事故的“救贖”和避免下一次災難的準備,電力巨頭們還要用更多的預算來補上安全漏洞。就在加州大火蔓延的同時,夏威夷電力也在1月13日發布了一項“電網安全計劃”,計劃在三年內耗資4.5億美元用于消除火災隱患。

      不過,對于投資者來說,往年穩定帶來收益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愈發成為了“風險標的”。在去年巴菲特的致股東信中也提到,氣候變化、自然災害不斷推高電力公司的成本,監管環境也愈發趨嚴,不少企業面臨著零利潤和破產的威脅。他還坦誠,自己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HE)等電力事業投資方面“可能犯了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時代變局下的舉步維艱

      除了全球變暖帶來的極端天氣頻次增加外,基礎設施老化被認為是美國公用電力事業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也被視為數次火災背后難以解決的“病根”。

      在電力建設方面,美國是絕對的先發國家,這也是其電力巨頭動輒就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原由。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國包括電力、鐵路、港口、電信等在內的往日領先全球的基建設施,都面臨老化問題。近年來,美國智庫對外關系委員會(CFR)在全球基建排名中還曾把美國排在十名開外的位置。

      而設施老化帶來的除了火災隱患,還有停電、斷電等問題,2021年冬天,美國中部、南部包括能源大州得克薩斯州在內,多個州的電網無法應對寒流帶來的暴雪和冰雹,導致大面積停電、停水,波及400余萬人。“電荒”還導致部分地區電價飆升,當地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咨詢機構Frost&Sullivan此前的一份調研報告還指出,即使不考慮極端天氣,美國工商業電力供應的可靠性近年來也在持續惡化,尤其是2020年,調研中受5分鐘以內斷電影響的公司的數量和經歷每月或頻繁停電公司的數量占比都超過40%,同比翻了一倍。報告還同時指出,電網設施的老化是問題的關鍵,想要提高供電可靠性,就要升級電網設施。

      雖然在電力基建問題愈發受到輿論關注,并直接影響經濟民生的情況下,美國兩黨都倡導擴張電網投資和更新電力基建,但根據CFR的分析,債務負擔較重又承擔基建開支大頭的州政府,在新基建計劃上與聯邦政府存在較大分歧,導致很多規劃無法落地執行。此外,兩黨對包括電力投資在內的基建刺激計劃路徑也有不同主張,民主黨傾向采取政府主導、直接撥款的模式,共和黨則強調鼓勵私人部門投資等更加市場化的方式,這也讓相關政策的出臺阻礙重重。

      2021年拜登上臺以來,多次推動數十、上百億美元的撥款,以推動電網擴建、更新,但從其任期首年2.3萬億美元“新基建”計劃無法達成共識,遭遇大幅縮水開始,這些政策始終步履維艱。及至去年大選期間,拜登政府還曾推出過一項“聯邦—州現代電網發展倡議”,旨在更新電網,緩解停電問題,同時推動清潔能源轉型,但其中包含的21個州均為民主黨勢力占優的“藍州”。

      即將在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的特朗普,在大選中也曾表示將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不少機構也據此在開年展望中預測美國將開啟新一輪電力投資大周期。但是,考慮到特朗普上個任期曾承諾的1.5萬億-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最終不了了之,新一屆政府的實際政策進展和成果仍有待觀察。

      如果說黨派分歧極化只是固有現象的一種延伸,那么以新能源、AI為標志的時代變局,則無疑為美國電力事業帶來了更大的沖擊。

      新能源的發展除了給電網消納、運行帶來更大壓力外,還導致了電力公用事業領域的腐敗激增。氣候領域調查媒體Floodlight在2024年3月的一篇報道中指出,一些具有壟斷地位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不斷采用欺瞞、賄賂能源監管機構的方式,以在能源轉型中汲取利益,近五年來,已有至少七家電力公司受到指控,相應地,七名涉事高管(及部分官員)也已認罪或被聯邦起訴。這些公司通過騙取新能源補貼、用金錢換取有利自身的法案通過、過度設計電力系統等謀利,多起案件造成的納稅人損失以數十億美元計。與此同時,能源轉型和電網更新本身也受到拖累。

      而在AI革命爆發后,穩定多年的美國電力市場面臨需求激增的問題,僅2024年上半年,該國公用事業規模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率即躥升至21%,其中很大比例的增量都來自數據中心。波士頓咨詢公司曾預測,到2030年,美國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將較2022年增長三倍之多,馬斯克、黃仁勛、奧爾特曼等美國新興產業的“風云人物”也都曾提示AI面臨供電不足的問題。

      實際上,除了對電力系統、電力市場帶來系統性沖擊外,AI革命對電力公司日常管理、安全生產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在《黃仁勛:英偉達之芯》一書中,作者斯蒂芬·威特詳細描述了弗吉尼亞周勞登縣一位道明尼能源公司的技術人員冒著觸電風險,完成數千個電力設施升級的場景。他寫到“這些是用以保障全球最大數據中心集群的電力供應的設施……雖然工作危險重重,但數據中心的需求如此迫切,以至于在2024年夏天,這家公司決定必須在電線仍帶電的情況下進行更換。雖然風險極高,但人類的安全似乎只是次要考慮……人們對AI的渴求已至極點”。

      這個時代變化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多個需要不同解法的難題扎堆到來,氣候變化讓電力安全變得更加脆弱,應對危機所需的能源轉型,卻要求更多不穩定的新能源迅速上馬,與此同時,AI革命還在推升著目前綠電遠遠無法滿足的用電需求。電力公用事業公司在時代變局中變著法的尋找盈利機會,合理的不合理的,合法的不合法的,但一次次颶風、火災或海嘯,總是讓成本變得越來越高,利潤則隨之縮水。

      大火中,美國電力事業轉型發展的前景,同樣被籠罩在一團黑煙之中。(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胡珈萌)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婷婷丁香五月天在线免费视频 | 理论片第一页一区二区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