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稀土”)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億元至-3.5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9億元。
對于2024年業績預虧,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過去一年受行業供需周期等因素影響,稀土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按會計準則要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額較大。同時,控股子公司中稀(湖南)稀土開發有限公司補稅事項亦對當期損益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不可再生資源,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憑借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稀土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新興產業、綠色能源等眾多領域,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提供了基礎材料支撐。
其中,中重稀土是新能源、國防安全等必不可少的關鍵原材料,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金屬。2024年中國稀土市場整體表現較弱,在稀土原料供應有所增加疊加下游需求疲軟的背景下,主流稀土產品價格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有稀土板塊上市公司有關人士稱,2024年公司主要稀土產品的產銷量保持增長,但氧化鐠釹、氧化鏑、氧化鋱等主要產品市場均價分別同比下滑了26%、22%和38%。
廈門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氧化鐠釹價格從年初約45萬元/噸下降到年底約40萬元/噸,降幅為11.11%。中重稀土方面,氧化鋱價格從年初7600元/千克下降到年底5590元/千克,降幅達26.45%;氧化鏑價格從年初255萬元/噸下降到年底約161萬元/噸,降幅為36.86%。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稀土指標增速放緩,但產業整合步伐加速,同時國內稀土開采指標增速回歸合理范圍,整體進口趨勢增幅收窄導致供應端相對寬松。而需求端雖然整體有所增長,但中高端應用領域增速放緩,市場仍處于供過于求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4年第四季度,部分稀土產品價格有所回暖。中國稀土相關負責人表示:“伴隨著《稀土管理條例》的正式實施以及供需格局的改善,主要稀土產品價格將有望回歸至相對合理區間。”
稀土中上游環節深受下游需求波動影響,相關稀土企業利潤空間因此受到擠壓。
作為中國稀土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稀土實際控制人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于2023年全面完成了我國中重稀土資源整合,但如何化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仍是其需要解決的問題。
來源:證券日報記者 曹 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