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正在使光伏組件行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光伏行業迎來了關鍵的轉折點。供給側改革預計貫穿整個2025年,光伏組件行業內部也逐漸形成了“防內卷”的自律共識,有望盡快走出供給過剩的困境。供給側拐點即將到來,標志著光伏產業走向更加健康的發展軌道,也為光伏組件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提供了條件。
回顧過去,光伏組件行業曾面臨過諸多挑戰。特別是“價格戰”的頻發,不僅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利益,也極大地抑制了行業的技術創新投入。低價競爭導致的結果之一就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對光伏組件產品的信任度。更為嚴峻的是,這種惡性競爭的環境非常不利于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為了防止這種情況進一步惡化,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多次與各個企業召開“反內卷”座談會,共同探討解決方案,推動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2024年10月,面對光伏組件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提出市場指導價格——組件含稅生產成本為0.68元/瓦,以期引導市場價格朝著更加合理和穩定的方向發展,避免因“價格戰”帶來的資源浪費和市場無序競爭。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指導,光伏組件行業未來的發展路徑已經清晰可見。以N型ABC光伏組件為例,它展示了行業內企業在推動全產業鏈高科技、高效技術和先進工藝商業化、產業化應用方面的努力。N型ABC組件以其卓越的轉換效率和穩定性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成為推動光伏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這類高效率的光伏組件產品不僅能夠提高光伏發電的經濟性,還能增強系統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為用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和投資回報。不僅如此,愛旭在發展N型ABC組件的同時,還將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來降低生產組件的成本,保持競爭力的同時,確保產品質量的可靠性。
不過,光伏組件行業內的所有企業要實現該發展路徑并非易事。我國光伏行業協定會應繼續發揮積極作用,通過政策支持和行業規范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行業內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標準體系,使參與者都能夠遵循相同的質量和技術標準進行生產和銷售活動。光伏企業自身也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力度,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讓光伏行業在全球能源結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實施,光伏組件行業將逐步擺脫供給過剩的困擾,進入一個更加有序、健康的成長軌道。站在新的起點上的我們更應該相信,光伏組件行業能夠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為全球構建清潔美麗的環境貢獻力量。(中國能源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