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吉泉直流”)的送端站——昌吉換流站,電力人員正忙著“迎峰度冬”。國網新疆超高壓分公司昌吉換流站站長王鴻告訴記者,“我們借助數字化換流站平臺,加強設備全天候監控,提升冬季設備運維工作質量效率,確保吉泉直流平穩度冬”。
吉泉直流作為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西起新疆昌吉,東到安徽宣城,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六省區。數據顯示,2024年吉泉直流年度輸送電量超683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較2023年輸送電量增加10.27%。
借助4條外送通道,新疆近年來正將綠電源源不斷送往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四川等省份。
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新疆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集中建成了哈密、準東、南疆環塔里木3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和10余個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裝機規模紀錄不斷刷新,2024年新疆新增新能源裝機比2021年新增新能源裝機增長近40倍。截至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裝機規模取得歷史性突破,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
為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市場體系不斷完善,2024年以來,新疆統籌疆內、疆外兩級市場,依托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通過創新交易服務機制、深挖綠電消費潛力、加大綠電外送力度等舉措,持續擴大綠電綠證交易規模,積極拓寬外送“朋友圈”。
2024年,新疆也首次實現“綠電進京”“綠電進閩”“綠電入吉”,新能源消納范圍擴至20多個省份。截至去年12月底,“疆電外送”累計送電超8676億千瓦時。
為把新疆豐富的煤、風、光等能源資源轉化為電能輸送至其他省(區、市),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不斷完善電網核心骨干網架,到2024年底已建成750千伏變電站31座。2024年,隨著塔城—烏蘇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新疆主網正式形成天山東環網、烏昌都市圈環網、天山西環網、南疆環網、北疆環網的“內供五環網、外送四通道”主網架格局,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及可靠性全面提高。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處長李國慶介紹,下一步,公司將強化規劃布局研究,引導新能源科學合理布局。持續推動重點工程建設,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新能源并網服務中的應用,充分挖掘新型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調節潛力,為電力保供和新能源電量消納提供支撐。
來源:經濟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