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重大項目之一的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項目取得最新進展。
經海事部門安檢后,“寶鼎16”輪載運著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項目第一榀鋼平臺駛離碼頭,前往即墨區鰲山灣執行海上安裝任務,此舉標志著即墨海上光伏項目的海上安裝工作全面啟動,項目進入加速推進階段。
據報道,作為中國首個漁業融合發展海上樁基固定式光伏項目,該項目同時也是目前中國開放海域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示范項目,在新能源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據了解,中國電建集團在青島市即墨區鰲山灣海域投資建設的海上光伏項目,總投資額高達102億元人民幣,規劃裝機容量為115萬千瓦,并引進光伏組件、系統集成等新能源產業鏈項目,旨在打造一個集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于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基地。
項目分為兩期進行建設。一期項目計劃建設裝機容量60萬千瓦,將布局63個海上光伏子陣,鋪設長達50.55千米的電纜,并設立164座基塔。據預計,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發電量約10.7億度。二期項目則計劃建設裝機容量55萬千瓦,進一步推動該基地的建設與完善。
按照計劃,項目預計于2025年3月30日實現首批并網發電,8月30日完成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量可達19.2億度,年均產值約7.2億元,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70萬噸,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此外,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項目不僅在能源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還將在漁業發展上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將漁業與光伏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精準養殖,項目將高效利用海域空間,實現一地兩用、一舉多得的效果。這不僅為海上新能源開發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還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優化電網電源結構,增加能源供給,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建”)是經國務院批準,于2011年年底在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14個省(市、區)電力勘測設計、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中國電建是提供水利電力工程及基礎設施投融資、規劃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建設集團,水利電力建設一體化(規劃、設計、施工、制造、運營、維護)能力和業績位居全球第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