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遠景能源自研190HH混塔在內蒙古完成吊裝,在刷新全球混塔高度紀錄的同時,搭配遠景最新一代高性能智能風機與更大葉輪,能夠實現更高的發電效率。不止于高,190HH混塔是遠景自研混塔的又一“集大成”的創新力作,從材料應用、結構設計,到工藝、運維技術,皆有大量突破性創新。
材料上,遠景自研190HH混塔在國內首次采用自養護型UHPC 150(超高性能混凝土)生產混塔管片,巧妙利用UHPC高強度、高耐久性、高延性的特點,有效解決了混塔生產、運輸、吊裝過程中易發、頻發的開裂、掉角等問題,能夠明顯減少修復頻次,提升管片質量、降低管片厚度,在滿足塔筒頻率限制的同時更加經濟、環保。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環片拼縫材料強度低于UHPC150等級的技術難題,遠景創新開發了業內超高強度環氧結構膠材料,以及配套的真空拌膠工藝,確保環氧結構膠強度完美適配管片的超高強度,保證混塔整體安全。
設計上,遠景自研190HH混塔采用遠景獨家研發并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有效減少了因生產過程中的構件制造誤差,吊裝過程中的管片變形誤差、施工誤差等因素導致的行業典型高發質量問題。
工藝上,遠景自研190HH混塔在管片制造階段創新引入透水模板布工藝,在減少管片表面色差的同時,大大減少表面氣孔,從細微之處提高了產品質量。
運維上,遠景自研190HH混塔創新引入索力、螺栓預緊力、塔筒位移、不均勻沉降、豎縫變形等監測傳感器,并實時接入自主研發的“伽利略”智能風機管理平臺,對塔筒進行全方位在線實時監測,讓高塔筒的安全可靠可望又可及。
上述四位一體的前瞻性創新,為混塔的高性能表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支撐。與此同時,安全穩定運行也同樣重要,遠景完備的測試驗證體系、嵌入到每個環節的測試驗證意識,為自研混塔提供可靠性保障。以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為例,在190HH混塔項目啟動前,通過DFMEA等活動分析潛在的失效風險點,項目團隊制定了詳細且苛刻的測試驗證計劃。通過實驗室設計,反復試配與測試,最終開發出了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均符合要求,且具有良好施工性能的UHPC150。隨后通過高標準的樣件測試,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解決了鋼纖維團聚、分布不均等問題,驗證了該工藝的可靠性。最后通過工廠試生產階段,進行生產設備改進,保證了UHPC150連續批量生產時的質量穩定性。
遠景自研混塔的高性能、高可靠基因源于遠景GTS (Global Tower System )全球塔架集成開發平臺。GTS綜合“發電量+安全+成本+交付周期”尋優算法,基于遠景GT塔架設計底層邏輯,拉通格林威治平臺(風資源)、ENFAST(控制與載荷)、伽利略系統(全生命周期自適應監控預警)等各項數據,實現安全與質量、效率與成本的四輪驅動。截至目前,遠景GTS塔架產品已累計并網超6300臺。
事實上,“高”是遠景能源自研190HH混塔“最不起眼”的亮點。更為重要的是,遠景正基于GTS塔架平臺,為蓬勃發展的風電市場提供更經濟、更安全、更可靠的塔架產品, 守護全球風電塔架與基礎安全高效運行。
來源:遠景能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