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電”)是2002年底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組建的國有獨資發電企業,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中央企業。
作為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國華電深刻洞察氫能市場的廣闊前景,前瞻性地在氫能裝備的研發與制造、綠氫氨醇項目的投資與建設,以及氫能公司的創立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周密的戰略布局。
2024年末,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4年戰略發展研討會,謀劃2025年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會上,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葉向東在發言中強調,要積極培育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發展競爭新優勢。相關閱讀:華電公布2025年重點任務:戰略性培養氫能產業
氫能裝備
在氫能裝備方面,華電已成功研發了堿性電解水制氫裝置、PEM電解水制氫裝置以及質子交換膜、氣體擴散層等相關核心材料。
制氫裝備方面,公司堿性電解水制氫裝置——“華臻”系列產品,覆蓋50~3000標方/小時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電流密度高達4000~6000A/m²;PEM電解水制氫裝置——“華瀚”系列產品,覆蓋10-600標方/小時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并已在德令哈和達茂旗項目中成功實現了商業應用。
2025年1月3日,由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3300標方堿性電解槽及與中國科學院聯合開發的500標方PEM電解槽正式下線。相關閱讀:中國華電,正式下線3300標方堿性、500標方PEM電解槽
核心材料方面,華電建成了質子交換膜生產線,在國內首次實現增強型全氟磺酸質子交換膜批量化生產;建成全球首條百萬平米高性能卷對卷氣體擴散層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產業鏈空白。
綠色氫氨醇項目
在項目實施方面,據碳索氫能網梳理,華電在國內至少擁有11個綠色氫氨醇項目,其中5個已完成備案、1個環評公示、1個招標、1個已開工、3個投產。詳情如下:
氫能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華電集團旗下至少已有華電科工、華電長春綠氫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土右旗售氫分公司、內蒙古華電氫能產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內蒙古華電拓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5家氫能公司。其中,華電科工布局氫能產業最為深入。
華電科工氫能事業部以氫能工程總承包為龍頭,核心裝備及關鍵材料研發制造為支撐,樹立“華電氫能”品牌,為客戶提供集工程咨詢、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投資運營為一體的氫能全產業鏈解決方案。
2023年,華電科工氫能業務營收從47萬元暴增至5.14億元,同比增長109044.77%。氫能業務占公司總營收7.18%,而這一數據在2022年僅為0.01%。相關閱讀:華電科工,氫能業務營收增長1000倍
2024年8月27日,華電長春綠氫科技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公司由華電旗下華電吉林能源有限公司100%控股。經營范圍包括一般項目:儲能技術服務。
2024年10月25日,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土右旗售氫分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括許可項目: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風力發電技術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等。該公司由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2024年11月19日,內蒙古華電氫能產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風力發電技術服務、電氣設備修理、發電技術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等。
2024年12月4日,內蒙古華電拓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新宇,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該公司由由華電新能源旗下華電北方新能源有限公司、水木明拓(達茂)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明陽智能旗下明陽北方智慧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經營范圍含儲能技術服務、風電場相關系統研發、風力發電技術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來源:碳索氫能網整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