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難題曾困山東寧陽企業發展腳步,泰安圣奧化工受困原材料氫氣之缺。寧陽縣政府積極作為,從制氫到輸氫全程發力,為企業解困,推動產業升級。
“我們瞄準新賽道醫藥產業,正在研發一款醫藥中間體新產品,它是感冒藥的一種主要成分,主要原材料就是氫。”泰安圣奧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傳偉介紹道。然而,最初正是因為緊缺關鍵原材料氫氣,企業的新項目差點沒能上馬,曾一度陷入發展困境。
著眼于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山東省寧陽縣政企合力,不僅讓企業獲取了優質原材料,還成功開辟出新的發展空間。
“當時我們使用甲醇裂解制氫,氫氣裝置小,規模效益不足。裝置運行年限也將近達到報廢年限,相對來說安全風險比較高。”泰安圣奧化工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辛世民說道。
設備老化,原料不足。企業拳頭產品競爭力變弱的同時,新產品研發計劃也不得不擱淺。而作為當地化工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圣奧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其他企業的正常運轉。為打破這個僵局,政府及時伸出援手。
“圣奧化工2006年建廠,是我們化工園區最早的一批企業,我們與企業的感情非常深厚。”寧陽縣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寧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董富泉說道,“現在企業遇到了困難,我們當然要想盡一切辦法,幫企業解決問題。”
經過與企業共同調研,當地政府發現上游企業恒信高科的產品附屬物焦爐煤氣可以變廢為寶,制取高純度的氫氣。
“前期我們的氫氣是直接作為原料燒掉,白白浪費掉了。現在通過政府對接,我們得知了下游的氫氣需求,我們將氫氣提純之后,附加值能翻8到10倍,相當于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山東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技術部主管高旋旋介紹。
然而,這種方式前景雖好,但技術要求極高。寧陽縣成立工作專班,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科研能手,經過長達半年的時間,西南化工研究院被成功鎖定。在政府發力、院企合作下,恒信高科花費一年的時間,建成了泰安市的首家萬噸級氫能源示范基地,制出了6個9(99.9999%)純度的氫氣。
終于找到了充足的氫氣供應,圣奧也借此契機停掉了原來的甲醇裂解制氫裝置。然而,這種喜悅還沒有持續多久,新的問題出現了。
“由于兩家企業之間沒有管廊貫通,需要通過車輛運輸。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還提高了園區的安全風險。”寧陽縣循環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袁海洋說道。
拿出真招實招為企業紓困解難。當地政府投資300萬元,趁著設備檢修一個月的窗口期,在園區內架設了全長4公里的氫氣管廊,實現了從恒信高科向圣奧化工廠區的氫氣直接供應。
“折算下來,僅氫氣成本,我們每年就能節約1500萬左右,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可觀的。”泰安圣奧化工有限公司生產運營部主任寧洪超介紹道。
服務企業不停步,為企業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今年10月,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對全省六家化工園區擴區情況進行了公示,寧陽化工產業園在列。
來源: 齊魯晚報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