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貴州省鳳岡縣琊川鎮余糧村蔬菜種植基地,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一片生機勃勃景象。琊川供電站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王銳和同事正在檢查大棚用電設備,助力種植戶用電安全無憂。像供電局這樣主動服務企業的例子,在鳳岡數不勝數。
近年來,鳳岡供電局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優化電網運行方式,提升智能化水平,創新服務載體,努力爭創一流,提升客戶用電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圍繞縣里“長茶、壯牛、擴蠶桑、興水暖、強康旅”五大產業做文章,推出“電力引擎+鄉村振興+一流服務”的工作模式,助力產業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蓄力賦能。該局創新“基層班組提質增效”“‘1234’服務模式傾情服務客戶”兩個基層黨支部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得到省市推廣。
茶葉是鳳岡的支柱產業,也是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全縣有50萬畝茶園,加工廠287家,茶葉產量達6.2萬噸,茶葉銷售57.5億元,綜合產值71.5億元,27萬茶農人均收入2萬元以上。為滿足茶企加工電力需求,遵義市鳳岡供電局12支黨員服務隊開展“畫像式”服務,為企業安全用電“把脈問診”,讓企業客戶用上放心電、舒心電,服務企業覆蓋率達100%。談及鳳岡供電局一流的服務,永安鎮田壩社區永田露茶業公司負責人陳其鵬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贊。
連日來,龍泉供電所趙雪潔帶領黨員服務隊,深入貴州鳳岡經開區金鳳凰衛浴有限公司、文家潔具、麟龍鞋業等60余家企業,開展客戶走訪,對計量裝置進行全方位的“健康體檢”,確保企業用電安全穩定。
優質服務牛產業,積極支持打造鳳岡山地特色智慧肉牛養殖平臺,建立“大數據池”,構建肉牛信息整合與展示“一張圖”,通過“大數據+AI+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實現了肉牛飼、養、銷一體化管理,促進了產業鏈與價值鏈的深度融合。供電局為轄區582個家庭農場、9家鳳岡牛肉體驗店、22個種養循環小區、87家鮮肉銷售店、502家牛肉三產類實行“保姆式”服務,實現雙贏。2020年9月,龍泉供電所現場辦公,讓總投資1.3億元的貴州黔牛出山產業發展有限公司3萬頭優質肉牛屠宰加工生產線項目如期投產。
電力保障服務跟上,蠶桑產業厚積薄發。全縣桑園面積5.13萬畝,蠶桑專業合作社64個,桑園示范基地20個和小蠶共育鄉村振興科技示范基地20個,蠶繭深加工企業2家,年加工干蠶繭1200噸,加工絲綿被13萬床,年產值近3億元。
以服務“三農”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抓手,打造“電引擎”,當好“電醫生”,做好“電管家”,助力農村地區用電用能質量全面提升,在支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勇擔排頭兵。
建立激勵機制,修訂了《鳳岡供電局黨建責任制“3+N”月度考核方案》,對局屬12個黨支部月度考評。深化標桿黨支部與星級班站所聯創聯建、雙融互促,創建四星供電所1個,市級標桿黨支部4個。持續開展居民用戶大走訪和客服能力專項培訓,嚴格執行投訴“說清楚制度”。
堅持開展帶電作業和“零點作業”,對10千伏及以上線路設備進行巡視消缺維護管理,確保供電可靠性。該局自愈覆蓋率100%,自愈動作199次,自愈恢復配變7771臺,挽救負荷88.46兆瓦,非故障段復電時間從“小時級”躍升至“分鐘級”,提升企業生產經濟效益。
落實24小時在線服務,利用大數據分析,主動服務企業和煤改電用電保障等,增值服務贏單27單,金額達442.84萬元。建88個“村電共建、社電聯建”點,收集用電需求286項,落實處理262項。95598投訴有效管控率100%,排名網區第一。(通訊員 龔紅 王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