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 涂文佳) 新春伊始,陽光明媚。2月18日清晨,室外氣溫不足5℃,位于江西九江共青城市高新產業園區的中匯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卻是熱火朝天,車間內大型生產機組高速運轉,一支支智能控制的機械手臂配合完成空調的組裝、檢測等生產工序,一派繁忙景象。生產線旁,國網九江供電公司青年創業園供電所副所長李巖洋和同事正一起檢查投運不久的用電設備,詳細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用電需求。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各企業相繼復工復產,用電負荷急速回升。為保障企業滿電開工沖刺新春“開門紅”,春節假期剛結束,李巖洋一行人就逐一走訪了解轄區內企業、工廠用電情況,從節后復工到現在,他們已經檢查了50余家企業。
據悉,中匯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空調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制造企業,擁有生產規模約一百萬臺空調的現代化大型數字工廠,研發與生產的智能空調產品遠銷海內外,達到行業內頂尖水平。節后復工以來,該公司積極推進“機器換人”,新增了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但車間生產線設備時常出現啟動、運行異常情況,成為了中匯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軍心頭懸著的一塊石頭。
“復工復產以來我們訂單猛增,我們加大了機械臂等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投入,但近期生產線總出現運行異常,我們的電工懷疑電壓不穩,你幫我們看看?”走訪中,張軍將近期出現的用電異常情況告知了李巖洋。
“張總,我們系統監測您公司用電負荷異常波動,今天來就是幫您解決問題的!”事出并非偶然,原來早在復工復產前期,李巖洋就依托采集系統電力大數據監測大工業用電負荷,類比歷史數據準確判斷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發現去年年底由于該企業生產方式調整,停運了一臺主變壓器以減少用電成本,但隨著智能化生產線的投入,原有的變壓器容量不足,導致負荷增加后生產線電壓異常波動,需立即將停運主變壓器恢復運行。
一般情況下,辦理變壓器暫停恢復業務需要提前5天申請,但生產線如果停下來,大批訂單無法按時趕制,企業損失不堪設想!“您放心,我們已和單位申請為您開辟‘綠色通道’,盡可能讓變壓器早恢復運行。”李巖洋說。
“可以先送電!”得到單位批復后,李巖洋一邊讓同事幫著企業線上辦理手續,一邊協調調度中心為中匯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變壓器恢復送電,很快,變壓器送電完成。車間電壓恢復平穩,十余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張張訂單在可靠電力供應下有了保障。
企業復產,電力先行。為第一時間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前置服務,國網九江供電公司依托采集系統電力大數據對客戶負荷進行實時監測,準確判斷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提前感知潛在用電需求,精準對各個企業進行“畫像”,建立服務臺賬,并以“線上溝通+線下走訪”模式,確保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用上“放心電”。
變壓器恢復運行后,在中匯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配電房,李巖洋和同事又對開關柜、計量裝置等設備進行細致檢查,用專業儀器檢測設備的運行參數,查看是否存在異常發熱、放電等情況。“這些設備是企業用電的關鍵,節后剛開工,更要保障他們可靠運行。”李巖洋一邊彎著腰檢查車間用電情況,一邊與企業電工交流安全用電注意事項。
生產線閃停的問題解決了,但張軍心中的石頭始終不能安穩落地,供電可靠性是提升了,隨著企業訂單量激增,車間24小時連軸轉生產,這用電成本又該如何壓降呢?“除了變壓器恢復送電,我們今天還是來給您送‘能效賬單’的!”李巖洋介紹:“通過‘能效賬單’電力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您公司近期用電不合理,存在錯峰用電空間。”
在“能效賬單”的指導下,張軍發現在保證訂單按時交付的前提下,可將能耗較小的備料環節集中調整到白天的用電高峰時段,能耗較大的生產環節盡量安排在夜間的用電低谷時段,每月可以減少5%的電費支出,便立即按照“能效賬單”建議,優化峰谷段生產班次。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國網九江供電公司綜合企業設備容量、用電訴求、生產規劃等因素,依托電力大數據針對性提供用能分析、技術指導,形成企業“能效賬單”,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實現效益提升,為企業生產保駕護航。
“每年的復工復產,供電公司都會派專人上門服務、指導,我們這心里滿滿的‘安全感’!”評價起李巖洋及其同事細致的供電服務,張軍贊不絕口,該公司去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2025年將加大智能化升級力度,預計銷售額達到10億元,正是有了供電部門的大力支持,他們企業復工復產才信心十足。
節后開工以來,國網共青城市供電公司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依托電力大數據數智賦能,通過設備巡檢、上門走訪、負荷摸排、能效提升等一攬子舉措,全方位做好供電保障工作,讓企業不停電、用上電、用好電,助力企業加速跑、沖刺一季度“開門紅”。(涂文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