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在河北省武邑縣武邑鎮后張橋村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一箱箱紅梨通過自動傳送帶從冷藏庫里被傳送出來,工人們忙著打包、裝車、發貨。當天,武邑縣供電公司興武供電所員工翟文智和趙信會來到合作社,幫助排查冷藏庫用電安全隱患。“紅梨的冷藏、篩選、清洗、烘干、包裝等環節都需要電,對供電的可靠性要求較高。”合作社負責人武進達介紹。
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果樹、蔬菜等種植,通過“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模式發展種植業。
2020年3月,合作社實施電氣化改造,不僅投用了精準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設備,還安裝了果樹擾流防霜風機。得知這一情況后,興武供電所主動對接合作社,了解合作社新增設備用電負荷,為合作社安裝了12臺配電變壓器,總容量1400千伏安,并指導客戶完成了10千伏專用供電線路建設,以滿足紅梨種植用電需求。
依托合作社統一管理模式,后張橋村的紅梨種植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合作社新建了一座年儲量5000噸的現代化智能冷藏庫。
圍繞紅梨種植產業發展的用電需求,武邑縣供電公司通過農網改造項目為合作社架設10千伏線路23千米、0.4千伏線路1.1千米、電纜0.95千米。該公司還制訂專項服務方案,安排員工在灌溉、收獲、儲存等關鍵環節,定期到紅梨種植基地幫助客戶檢查用電設備;充分發揮網格化服務優勢,組織臺區經理到合作社講授安全用電知識;建立臺區經理與合作社負責人溝通聯系機制,確保及時解決合作社用電問題。
2024年5月15日,合作社工作人員在給梨樹澆水時,水泵突然停止工作,并冒出一股黑煙。翟文智接到武進達的求助電話后,立刻趕到合作社查看情況。
經過排查,翟文智發現,變壓器到水泵配電房間的電纜被燒毀。這段電纜歸客戶所有。為了不影響梨樹灌溉,2人幫客戶更換了電纜,為企業恢復了供電。
“以前,村民分散種植紅梨,收益不高。合作社建成后,我們開始規模化種植,銷售額不斷增加,幫助種植戶實現了增收。未來,我們將延長紅梨產業鏈,生產紅梨養生盞、紅梨膏等產品,讓更多的農戶致富。”武進達說。
目前,后張橋村及周邊11個村共種植紅梨樹4.2萬畝,畝產紅梨3000千克,每畝種植收入達3萬元。紅梨產業帶動了后張橋村村民及周邊140多戶村民就業。(李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