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過年了,市場貢糕需求量很大,這些自動化設備每天要生產2萬噸咧,這個產量在以前小作坊的時候想都不敢想。”12月19日,懷寧縣頂雪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祚生向上門了解用電需求的懷寧公司皖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說道。
吳祚生所說的貢糕是懷寧縣擁有千年歷史的頂雪貢糕。相傳,在宋神宗年間,懷寧一工匠因仰慕王安石,特地給他送來“頂雪糕”,王安石將此糕進獻神宗皇帝品嘗,被宋神宗封為貢糕,從此頂雪貢糕就成為當地歷代貢品。到明、清時期,頂雪貢糕更是豐富多彩,制作工藝更勝一籌,有安徽民間特色名產的美譽。
新中國成立后,頂雪貢糕私營作坊基本結束,懷寧縣組織地方藝人創建了國營懷寧縣食品廠,專營糕點食品。從1982年起,頂雪貢糕先后被評為輕工業部優質產品、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獎、全國焙烤食品糖制品行業優質產品金獎等諸多殊榮。
今年62歲的吳祚生在成為頂雪貢糕非遺傳承人之前,是一名化學系的高材生。1979年,全國高考恢復的第三年,17歲的吳祚生考上安徽大學化學系。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國營懷寧縣食品廠。
“食品加工涉及到發酵、保質保鮮等,和我的專業很對口。”吳祚生回憶道,那時候國營懷寧縣食品廠除了做餅干、糖果、冰激凌,最有名的要數頂雪貢糕,這是國營懷寧縣食品廠的拳頭產品。從學校進廠的吳祚生,愿意學、肯吃苦、懂技術,10余年便從技術員干到了廠長。
本是一路繁花一路歌,但不巧的是趕上了國有企業改制、停產。“頂雪貢糕是懷寧名特產,也是懷寧最早的品牌,絕不能失傳。沒有人接手,那就由我來接!”2004年,吳祚生扛著壓力,接過停產的國營懷寧縣食品廠,成立懷寧縣頂雪食品有限公司。
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下,懷寧公司與當地特色產業同頻共振,傳統產業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頂雪貢糕的部分制作工序逐步實現了電氣化生產,在穩定電力加持下,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2006年,隨著懷寧縣縣城從石牌鎮遷址至懷寧縣高河鎮,吳祚生在懷寧縣高河鎮工業園區投資興建了6700平方米的食品生產廠區和標準化廠房和車間,并購置了幾十套的食品生產加工設備。
“為了提高企業供電可靠性,我們先后投入了50余萬元強化10千伏線路聯絡,實現企業所在供電線路與其余4條線路互聯,進一步提高了客戶供電可靠性。”懷寧公司園區中心供電所副所長付敏說道。
歲末年初是頂雪貢糕的生產旺季,懷寧公司針對貢糕產業用電季節性特點,組織開展用電檢查延伸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用電優化方案,幫助企業合理安排生產時間。同時通過主動對接,提前了解發展規劃和用能變化,為企業擴能升級做好電網規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