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在位于湖北省宣恩縣椿木營鄉的中國恩施高山藥材集散中心,湖北健生源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烘烤車間內,工人們忙著剪根、刮皮、開口取筋,按照流程加工川牛膝。廠區一角,宣恩縣供電公司椿木供電所所長夏鵬和員工李孟虎正在檢測廠區用電設備,及時排除用電安全隱患。
椿木營鄉地處山區,氣候寒冷,生態環境優良、病蟲害少、土壤肥沃,適宜川牛膝、貝母、黨參、黃連、竹節參等高山中藥材生長。近年來,當地政府推動中藥材種植及加工產業發展。
“我們目前建有4座烘烤房,每座烘烤房有12臺風機、3臺抽濕機、2臺送料機,日烘干能力約60噸,對供電可靠性要求比較高。今年入秋以來,生產線幾乎不間斷生產。電烘干設備烘烤出的藥材品相好、質量高。”健生源藥業公司負責人李建設介紹,“以前,我們依靠自然晾曬烘干藥材,一遇陰雨天氣,原材料經常發霉壞掉。”
2022年,中國恩施高山藥材集散中心建成,健生源藥業公司成為第一家入駐的企業。2023年6月,夏鵬與宣恩縣供電公司營銷部技術員周和平在走訪中得知,該企業計劃實施電氣化改造,新上自動清洗、加工、烘焙、切片篩選等12臺自動化生產加工設備。測算新增設備用電負荷后,供電員工建議企業新增一臺400千伏安專用變壓器。當天,夏鵬指導李建設通過“網上國網”APP發起高壓增容用電申請。宣恩縣供電公司營銷部組織供電員工“一對一”對接該企業,實行“一站式服務”跟蹤業務辦電流程。15個工作日后,健生源藥業公司的新變壓器投入運行。
“電氣化加工實現了低溫恒溫控制,使藥材生產不再受天氣影響。”李建設介紹,電氣化灌溉和控制設備投用后,基地藥材生長期普遍縮短了1~2個月。
椿木供電所還組織供電員工深入田間地頭,對健生源藥業公司等中藥材加工企業種植基地的供電線路和設備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針對基地內灌溉系統、溫控大棚等用電設施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優化了線路布局,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可靠。
健生源藥業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車間外,兩輛大卡車滿載待發,120噸干貨即將運往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的制藥廠。“我們年加工產品量由原來的5000噸提升至今年的1萬噸,年銷售額預計由4000萬元提升至7000萬元。”李建設說。
截至目前,椿木營鄉中藥材種植面積6萬多畝,共有30家中小型中藥材企業、70家合作社落地,年產鮮貨7000~1萬噸、干貨3000~5000噸,總產值達3億元。中藥材產業帶動5000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1萬元。
針對高山中藥材加工生產轉型對供電可靠性的需求,宣恩縣供電公司推廣電能替代,深化“供電+能效服務”,為客戶量身定制用能報告,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產業綠色升級。該公司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實時監測各藥企用電負荷變化,對涉及中藥材加工企業供電的線路設備進行特巡特護,同時組織供電網格員定期走訪藥企,動態掌握客戶負荷變化和用電需求,第一時間解決客戶用電問題。(林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