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大橋鎮由橋村,連片的水塘映入眼簾,500斤小龍蝦苗剛剛完成投放。嘉興南湖區供電公司大橋供電所客戶經理姜超轟和吳佳濤正全面檢查小龍蝦養殖基地內的飼料投喂無人機、抽水機、增氧機等設備,幫助及時排除用電安全隱患。
供電員工在由橋村小龍蝦養殖基地檢查客戶無人機運行情況。 倪圓圓 攝
由橋村曾是著名的養豬村。2013年,隨著生豬退養、人居環境整治等政策的落實,由橋村越來越多人選擇養殖小龍蝦。
南湖區供電公司組織服務專班主動走訪、現場勘查,了解當地農業生產用電需求。2013年,該公司與大橋鎮政府和由橋村村委溝通后,開始實施電網改造工程,改造升級10千伏線路11.55千米,新布點增加配電變壓器18臺,滿足了全村養殖戶的基本用電需求。
小龍蝦需要穩定的供氧環境,一旦停電,養殖戶的損失會很大。2020年3月,村民張建開始養殖小龍蝦,向大橋供電所申請了用電報裝。供電員工現場勘查后發現,該養殖基地離電源點較遠,想要通上電,起碼要新立3根電桿,架設線路400多米。這筆額外的建設支出,讓剛建起養殖基地、資金尚不充足的張建犯了難。此時,大橋供電所客戶經理沈冬冬發來了好消息:該養殖基地滿足低壓小微企業160千瓦及以下免費接入標準,符合“三零”服務政策。最終,南湖區供電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免費為基地架設好線路并通上了電。
2023年4月,南湖區供電公司在由橋村建起“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由大橋供電所的臺區經理王文忠擔任電力網格員。服務過程中,電力便民服務點駐點人員幫助實施農業養殖、種植電氣化改造,為農戶提供政策解讀、宣傳引導、跟蹤服務,全力滿足客戶用電需求。
“現在想打開哪個池塘的增氧設備,手機一點就自動開啟了。”張建介紹,2023年開始,他探索“蝦菜共生、種養結合”新型種養模式,在王文忠的建議下,給養殖基地裝上了電氣化智慧養殖設備,實現增氧機、投料機、水泵等自動設備的遠程自動控制。走訪過程中,王文忠還依托“網上國網”平臺向養殖戶介紹調取“能效賬單”及查看設備負荷的方法,并提出合理化用能建議,助力養殖場安全用電、經濟用電。
如今,全村共有180余戶村民加入到小龍蝦養殖中來,養殖面積從原先的10畝發展到近千畝,戶均每年增收1.8萬元。由橋村變成了集產業發展、休閑消費、旅游觀光等于一體的龍蝦主題景區。(倪圓圓 楊佳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