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 肖長歌) 根據國家電投集團“省為整體”工作要求和生產管控體系優化方案,甘肅公司在集中運維、營銷管理以及產銷協同等多個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多維創新、多措并舉,從集中監控的精準指揮到區域維檢的安全保障,從技術管理的科學引領到組織管理的效能優化,再到運營管理的效益提升以及數智化賦能的智能驅動,促進集團在甘投產新能源資產達512萬千瓦,位居五大發電集團之首,涉及13家二級單位,地域覆蓋甘肅省內13個地州市,為集團在甘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范例,有力助推集團“均衡增長戰略”落地實施。
集中運維,打造專業與高效并重的保障體系。甘肅公司落實集團區域生產運營中心規劃,將多個集控中心整合成國家電投蘭州生產運營中心,實現了人員集中、機構配齊、班組配強、降本增效的1+1+1>3的效果。同時,依托“2小時工作圈,1小時生活圈”打造“2+N”生產運營體系,通過“五化”模式,明確安全生產執行核心與區域維檢中心主體職責,并由6個維檢中心組成專業聯合檢查組,定期對安全目標等31個模塊進行全面評價,做到了技術集享、指標量化、取長補短、互查提升的專業規范管理。
產銷協同,建立精準與協同共進的市場優勢。圍繞生產、安全、營銷、經營4個指標在各維檢中心開展“賽馬”評比,形成了經營指標量化、公開比學趕超、強化激勵提升的內生動力。構建“113”電力營銷管理體系,與生產運營工作緊密契合,在對標分析、策略研判等關鍵環節,憑借數據共享實現銷售與生產無縫對接,協同效益顯著提高,提升集團在甘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為新能源電力市場銷售提供有力保障。
優化組織,激發人力資源與效率提升的聚合效能。整合人員專業力量,維檢中心調整為集中化、專業化班組管理模式,設置電氣、運行、機務、試驗、儲能等班組,檢修周期同比縮短60天,增發效益電量75萬千瓦時,機組故障率同比降低1.13%,降低故障損失電量58萬千瓦時。實現了場站集群、人員集中、技術集享、班組專業化、提升檢修水平的目標。
數智化賦能,引領精細化與智慧運維的發展潮流。以智慧場站、運維、集控一體化建設為根本,打造場站智能探測和預警、邊緣平臺數據匯集和智慧運維系統,實現了從場站設備端到集控端的全過程數智化賦能,推動生產管控標準化和數字化的顯著提高。目前,清水地區風光儲項目利用數智化賦能已實現無人值守。
區域統籌,構建規模與布局雙優的產業格局。“省為整體”區域統籌后,集團在甘新能源項目實現100%集中營銷,327萬千瓦已接入蘭州生產運營中心集控,242萬千瓦實現集中運維,還有部分公司正在與甘肅公司商簽運維合同。通過集中運維,場站單位兆瓦用工降至0.13,機組平均無故障時間同比提升37%,光伏和風電利用小時數均高于同地區場站和地區均值,電力交易在五大發電集團中由2022年的第4名上升到2024年第1名。
下一步,甘肅公司將持續優化“2+N”生產運營和“113”電力營銷管理體系,拓展數智化應用范圍,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全力推動新能源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的方向邁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