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王向麗)3月26日,陜煤石門2×66萬千瓦擴能升級改造項目安全施工標準化系統專家評審會圓滿落幕,這一由陜煤電力石門公司主導、陜西智引科技研發的數智化管控系統,成功通過行業專家組全面評審,標志著該項目在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數字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國內電廠建設樹立了安全生產標準化新標桿、新樣本。
創新驅動,六大功能模塊重構安全管理體系。平臺以“云網底座+數據中臺”為核心架構,集成安全標準化、智慧工程管控、三維可視化等六大功能板塊,覆蓋目標責任、隱患排查、應急管理等8個子系統。通過低代碼開發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三大創新突破。一是風險精準防控,為不同崗位推送個性化風險清單,如焊工電氣防火指南,結合圖文視頻培訓,使風險認知效率提升60%;二是流程智能協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流程線上化,跨部門協作時效從“數天級”壓縮至“小時級”;三是應急響應升級,數字化應急預案可針對火災、坍塌等場景自動觸發響應機制,應急資源調配效率提升45%。
落地實效,從“人防”到“技防”的質變。自2024年10月試運行以來,平臺已實現完成23萬條安全數據實時歸集,隱患整改閉環率達98.7%。通過移動端小程序與三維可視化模型,使管理決策響應速度提升3倍。支撐該公司頒布的《安全信息管理辦法》等制度,形成“系統+制度”雙保障機制。
通過專家組嚴格評審,陜煤石門2×66萬千瓦擴能升級改造項目安全施工標準化系統得到了與會專家高度評價。評審組組長指出:“該平臺首次實現電廠建設安全管理的‘三個全覆蓋’,即:全流程數據穿透、全角色責任綁定、全要素智能預警,其低代碼開發模式更具行業推廣價值。”與會專家特別肯定了平臺在解決傳統管理多類型機械及人員混雜管理難題、危險點人工巡檢盲區、跨部門協作效率低下、安全標準執行偏差等痛點、難點問題上的成效。
據該公司三期安環部負責人透露,平臺將于今年4月份正式投入運行,并計劃接入智能穿戴設備等物聯網終端,構建“全過程、全要素、全人員”立體化安防網絡,通過健強電廠“中樞系統”,力爭實現施工期“零重大隱患、零責任事故”雙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