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全國首次無功需求響應在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啟動。本次無功需求響應旨在解決以上海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所面臨的電纜化率高、節日期間客戶負載率低以及電網中電力電子設備大量使用造成的電能質量問題。在上海市經信委指導下,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邀約上海天岳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由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線路供電的企業在指定時間段投運客戶側電抗器,總容量達42兆乏。
“電力通過長距離的電纜輸送,很容易因有功功率過高、無功功率支撐不足出現過電壓問題。而一些高精尖產業企業對電壓波動格外敏感。”浦東供電公司臨港能源服務中心主任曹偉斌介紹,雖然周邊的變電站里配置了電抗器等無功補償裝置,但是由于變電站與終端客戶距離較遠,對客戶側過電壓問題的緩解效果有限,因此,最直接的解決方式還是在客戶側就地安裝無功補償裝置。
目前,上海市大部分35千伏及以上的高壓用電企業均配置了無功補償裝置。但由于某些客觀原因,客戶側的無功補償裝置長期處于閑置狀態。為了充分發揮客戶側無功功率補償裝置的支撐能力,國網上海電力建立了調用客戶側無功補償裝置的成本計算模型,在國內首次形成了無功需求響應電價,利用價格杠桿引導客戶動態響應電網的無功補償需求。
2024年11月,上海市經信委出臺了臨港新片區110千伏及以上客戶電抗器參與需求響應的工作機制。上海市經信委、國網上海電力聯合成立無功虛擬電廠調節工作專班,制訂工作方案,明確可靠技術路徑和制度。
為確保無功需求響應順利執行,國網上海電力出臺《用戶側無功補償設備應急管理指導意見(試行)》,組織做好意愿客戶協議簽訂和內部計量裝置分路安裝,作為后續補償結算依據,制訂無功需求響應的業務流程,并獲得了8家企業的響應和支持。國網上海電力與其中3家先行完成計量表計安裝和協議簽訂的客戶開展了這次無功需求響應。
上海天岳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電氣主管華榮生說:“這些電抗設備自安裝以來還是第一次投用,不僅能拿補貼,還能提升電能質量,真是一舉多得。”
參與此次需求響應的3家企業通過投用無功補償裝置,在指定時段內給上海電網遠東分區110千伏和220千伏電網注入了400多萬千乏時的感性無功電量,減少了遠東分區剩余充電無功功率46兆乏,用電低谷時段降低220千伏系統電壓約400伏至700伏,使得臨港新片區整體電能質量得到提升。
國網上海電力將在今年春節期間開展全量簽約客戶實際調用,后續也將根據電網運行需要精準發布電抗器資源調節需求,常態化開展無功需求響應。同時,該公司將根據這次無功需求響應調用情況和成效評估結果開展總結推廣,持續完善工作規范和市場化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探索多時段、多區域場景應用。(羅瀟 呂正 顧春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