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新能源車主楊先生驅車來到長沙西服務區充電區為車輛補充電量。今年春節假期,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車來來往往,十分忙碌,所幸楊先生等待充電的時間并不長,“這里有超充樁,1秒1公里,買杯咖啡的時間,電就充得差不多了。”
春節后的這幾天,貨拉拉司機付師傅每天上午送完貨,都要趁著11時電網調價前,前往長沙縣?梨充電站為車輛補充電量。該充電站位于?梨供電所營業廳旁,是湖南省內第一座光儲超充檢一體的智能化運維綜合服務示范站。
數據顯示,今年春運以來,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日均突破650萬輛,比2024年同期上升60%。同時,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2024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25萬輛。
新能源車輛越來越多,能否及時找到充電站并快速充上電?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如何緩解?光儲充一體充電站憑借創新的技術融合,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它們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又將如何重塑我們的出行體驗?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現場直擊:高效快捷,開啟充電新體驗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梨充電站,映入眼簾的是2排共22臺充電樁,40個車位已被停滿,站內一片忙碌,部分車輛正在充電,還有些充滿電的車輛未能及時駛離。
?梨供電所配電運檢中級工陳潔向記者介紹,?梨充電站毗鄰?梨、比亞迪、臨空等工業園區,順豐、中通、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等物流園區,同時,距離高速出站口和機場很近。“我們這里車流量大,來充電的新能源車很多。尤其是晚上11點以后,充電單價只有0.7376元,來充電的車甚至會排長隊。”
記者注意到,站內車輛雖多,但秩序井然。不少司機趁著充電間隙,或在車內休息、刷手機,或是在服務體驗中心聊天、運動。
熄火、插槍、掃碼、充電……操作一氣呵成,不到一分鐘,付師傅就已經完成充電操作,坐回駕駛室悠閑地刷起了手機。
“我的車還剩65%的電,趁著11點調價前補一點。”付師傅對這個充電站贊不絕口,稱這里價格親民、場地寬敞,且距離自己工作地點近,自2023年12月開業以來,他便常來此充電,身邊不少同事也都喜歡來這里。
在該充電站服務體驗中心,有一塊巨大的智能運維管理系統展示屏,通過屏幕上展示的車輛充電動態實時數據,可以清晰看到充電站車輛充電狀態,車位占用情況。記者看到,付師傅正使用15號槍充電,過了一會兒,他的車電池容量就已達到85%,還需0.3小時就能充滿。
車主賀先生返長探親,剛下高速,也在此充電。他表示,長沙的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寬敞大氣、體驗感很好。“我的新能源汽車擁有高壓快充功能,使用站內的液冷超充槍,不到15分鐘就能增加續航400公里。”
科技探秘:前沿技術,賦能綠色充電變革
記者了解到,光儲充檢一體化,即“光伏+儲能+超級快充+檢測”模式,是一種集光伏發電、儲能系統、電動汽車充電、電池檢測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能源解決方案。該模式通過光伏發電系統提供清潔電力,利用儲能系統實現電能的儲存與調峰,并通過智能充電樁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從而實現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與綠色低碳發展。
?梨充電站就應用了超級快充、智能運檢平臺、檢測樁、光儲充等一系列前沿技術,配備了600千瓦超級快充2臺,180千瓦分體式快充4臺,120千瓦一體式快充14臺,60千瓦檢測樁2臺。
“以600千瓦超級充電樁為例,其強大的充電能力可達1秒鐘充1公里,10分鐘續航600公里,極大地縮短了車主充電時間。”陳潔介紹,這里還裝配了光伏雨棚,所產生的電能可直接供應部分充電樁;同時,通過光伏發電與儲能、充電的協同運作,實現了能源的綠色、高效利用,有力推動了節能減排。
同時,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還配備光伏雨棚,這一設計不僅為車輛提供了遮陽擋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直接供應部分充電樁使用。
2024年12月26日開業的湖南湘江新區長望路綜合能源站,停車位上方空間就設置了大規模太陽能板陣,預計每年可產生約17萬千瓦時清潔電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68噸,節約標準煤約21噸。
作為湖南省內建設標準最高、綜合業態最全的新能源示范項目,今年1月15日投入試運營的芙蓉區線下“光儲充換服”一體化示范項目更是增加了新功能。據了解,該充電站配置了蔚來最新第4代換電站1座,換電時間僅需3分鐘。
運營解碼:智能管理,融合綠色發展之路
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座光儲充一體充電站,發現這些充電站基本見不到工作人員的身影。如果車輛在充電時遇到意外情況怎么辦?
“拿?梨充電站來說,站內的管理完全委托給智能運維管理系統了。這個系統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智能管理充電站日常運營。”陳潔解釋道,智能運維系統不僅能實時監控充電狀態,還能根據車輛排隊情況和充電需求,合理調配電力資源,確保每輛車都能高效充電。“一旦出現異常,平臺會立即報警,并通知工作人員。”
據統計,修建一座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需要耗費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雖然運維成本不高,但投資金額如此巨大,這樣的充電站靠什么盈利呢?
星星充電是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制造的頭部企業,目前在湖南省內承建并運營著3座光儲充一體充電站,其中2座位于長沙市。
湖南星星充電投資與資產運營負責人胡芳表示,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服務,因此選址至關重要,需綜合考量地理位置、周邊消費能力、使用效率以及場地合作期限等因素。“以一個投資600萬元的光儲充一體充電站為例,若選址得當、規模合理且周邊不存在惡性競爭,那么,10多年便可收回成本。”
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目前光伏板的使用壽命在25至30年。
同時,光伏產生的電量,也能為充電站節約不少成本。交談中,胡芳舉了個例子:“以20個車位光伏雨棚為例,按照南方夏季光照來算,一天產生的電量在300至360度,通過儲能電池的合理配置,利用峰谷電價差,一年可以節約電費成本6萬元至8萬元不等。”
“雖然光伏產生的電量無法完全滿足充電站的日常需求,但從長期來看,光儲充一體充電站的綜合收益遠高于傳統或單一充電站。”胡芳補充道。
前景展望:政策引領,奔赴智能出行新時代
2020年,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鼓勵“光儲充放”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此后,各部委與地方政府接連推出利好政策,為光儲充一體充電站發展筑牢根基。
胡芳認為,湖南的光儲充市場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7年,星星充電、特來電、國家電網等頭部企業牽頭投入;中期眾多中小運營商入局,經過市場洗牌,一些技術與運營能力欠佳的企業率先出局;當前的投資主力是政府部門與城投企業,由星星充電等頭部企業承建運營。
在她看來,政府部門與城投企業投建成本有保障,整合城市資源能力更強,所投資的充電站在選址、質量及配套上優勢明顯。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各地激勵政策不斷,政府部門與城投企業積極投資,極大地推動光儲充一體化業態發展,光儲充市場的經濟性仍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缺乏真實經濟回報、業態難以發展壯大也是事實。中金研究報告測算顯示,在長三角等高電價地區,光儲充和儲充一體模式相較單獨充電站,投資回報率更低,回收周期更長。
當下,光儲充業態還處于示范階段,市場規模有限,各方都在摸索中布局。EESA(儲能領跑者聯盟)專委會副秘書長張冠宇曾表示:“缺乏足夠經濟性和投資商自發投資,光儲充一體化業態市場規模難以真正擴大,距離真正起飛還需時日。”
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攀升以及技術的不斷創新,光儲充一體充電站有望在湖南乃至全國得到更廣泛的布局和應用。它們將成為新能源出行生態中的關鍵節點,不僅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高效、便捷的充電服務,還將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引領綠色、智能出行新時代。(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匡小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