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動汽車 > 動態

    新能源汽車成提振消費主力

    《中國經濟周刊》發布時間:2024-12-31 14:18:08  作者:牛朝閣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滲透率過半、總產銷創新高……新能源汽車捷報連連的同時,“內卷”“跑路”“拖款”等問題也困擾著部分車企,行業差距正在迅速拉大。

      回顧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啥變化?明年車市還能否保持快速增長?造車的“牌桌”上誰能成為大贏家?

      “刷新交付紀錄”成為關鍵詞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從生產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0萬輛,用了27年時間;從第1000萬輛到突破2000萬輛,花費17個月。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再度提速,年度產銷突破1000萬輛,僅用了不到11個月。

      除產銷提速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連續5個月超過50%。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第一位累計達成百萬輛生產和交付的造車新勢力也在2024年出現:10月14日,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在江蘇常州制造基地下線;4天后,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實現交付。

      細看各家車企,今年以來,“刷新交付紀錄”已然成為每月1日“固定觸發”的宣發關鍵詞。以零跑汽車為例,截至發稿,零跑汽車連續6個月刷新月交付紀錄。

      零跑汽車方面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2024年進入最后一個月,今年零跑已提前完成25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月銷站上4萬輛臺階,高增長勢頭強勁。

      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日前在2024汽車金融產業峰會上表示,今年全年國內乘用車批發銷量預計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2.7%;終端銷量有望達到23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6%至7%;全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48%至49%。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標志著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走出了關鍵一步。成績是政策引領、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三方共振作用的結果,不僅展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整體實力,也體現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現在的行業政策積極推動了行業發展,比如免購置稅政策、以舊換新政策、汽車金融政策,還包括新能源汽車下鄉。”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

      多方合力反“內卷”

      在新能源汽車不斷取得新成績的同時,“內卷”也成為這個行業最為人熟知的關鍵詞之一。

      “內卷”之下,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高合宣布停工停產半年并進行司法預重整,遠航、合創被曝瀕臨倒閉,哪吒陷入財務危機,極越更是在年底被曝“多部門原地解散”。2024年內已有5家新勢力陷入“泥潭”。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熱潮之下,過多企業投身其中,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免不斷有車企出局,只能通過痛苦的優勝劣汰,達到較高的產業集中度。”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章弘認為,我國汽車市場處于逐漸飽和的狀態,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國內汽車行業的“內卷”現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競爭的結果。同時,產品同質化嚴重,車企只能通過“價格戰”,用低價換銷量,其本質是當前產品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張翔坦言,這樣下去,汽車行業或將沒有贏家。

      事實上,業內早已出現反“內卷”的呼聲:奇瑞汽車副總經理王瑯曾公開聲討,目前整個行業處于一種不健康的發展狀態;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也擔憂,無窮無盡的“內卷”和簡單粗暴的“價格戰”,會導致行業出現偷工減料等不合規的無序競爭。

      針對這些問題,章弘建議從企業、技術、政府與協會層面等視角出發,多方齊力解決問題。

      從企業層面,章弘認為車企要對市場認真調研,真正了解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打造差異化、高質量、性價比高的產品。在技術上,車企的技術創新應獲得市場認可且能形成自身特點,以此獲得市場的先發優勢,如理想的增程技術 、華為系的高端自動駕駛等。政府與行業協會層面,可以從行業自律著手,通過法規、標準、公約等為汽車行業營造良性的發展生態。引導車企從“卷”價格轉向“卷”技術、“卷”產品的高質量、“卷”服務,讓企業跳出“價格戰”的漩渦,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政策層面也釋放出反“內卷”的強烈信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展望2025年,“兩新”政策受期待

      展望新一年的市場銷量,章弘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萬至13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貢獻最大的增長率,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可能達到1150萬至1200萬輛。

      此外,章弘還認為,在2025年,智能駕駛功能將從高端車型向更廣泛的車型普及,并且會在今后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眾多車企面臨生死考驗。

      “強者愈強”,鐘師也表達了相似看法: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著資金鏈困難、銷量難以提升、經營持續虧損困局,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頭部車企產銷量不斷提升,出海業績不斷提高,國內外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

      回看2024年,“兩新”政策無疑是最有效力的措施之一。這一政策能否在2025年延續倍受期待。

      “以舊換新等消費激勵政策對擴大內需的作用十分顯著,如果明年還能持續進行,必定對汽車銷量提升有促進推動作用。”鐘師說。

      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24時,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合計突破500萬份。預計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將拉動乘用車全年國內銷量增加約200萬至230萬輛,約占全年銷量8%至10%;如果沒有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今年乘用車銷量將同比下降2%至5%。

      2025年的接檔政策將不僅事關乘用車銷量,更關系汽車上下游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2024年11月,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二級調研員宋英杰表示,在繼續落實好已出臺補貼政策和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的基礎上,科學評估今年的政策成效,提前謀劃明年的汽車以舊換新接續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并持續完善汽車相關政策。這意味著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有望繼續發揮其積極作用,為廣大車主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提振消費”作為2025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判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要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新”,預計明年的報廢更新會延續今年的政策,各地以舊換新政策也可能會與今年政策力度相近。明年車市穩增長對經濟貢獻也會更大。同時,他也希望明年車購稅優惠能支持首購消費、購置新車可抵稅,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活力。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牛朝閣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免费 | 中文有码亚洲自拍偷拍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免费视频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 亚洲精品无在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