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記者從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獲悉,青海省推進“清潔能源”與“算力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開展先行先試,聯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100%綠電穩供“自發、自儲、自用、自保”微電網萬卡算力中心,開辟了綠算和綠電融合發展的青海新路徑。
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水豐、光富、風好、地廣,同時氣候干燥、冷涼。據測算,基于氣候方面的優勢,青海布局建設算力中心PUE在1.2以下,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運營成本降低30%。
近日,青海在綠色能源與算力融合發展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青海移動)攜手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打造的中國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啟動。
“目前,阿聯酋的Moro2.0數據中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微電網算力中心,通過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容量規模達100兆瓦光伏。日前我們啟動的項目配套電源工程包含122兆瓦光伏設施、75兆瓦/300兆瓦時儲能容量,超越阿聯酋微電網算力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算力分公司市場拓展部經理江愷瑞說。
資料圖為青海省已建成的中國首個零碳數據中心機房。李雋 攝
據悉,中國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規劃布局1000個高功率機架,憑借全互聯對等架構及冷板式液冷、智能母線、間接蒸發冷卻等前沿節能科技,設計PUE值不高于1.15,塑造綠色低碳智算行業新典范。
同時,該項目配套電源工程包含122兆瓦光伏設施、75兆瓦/300兆瓦時儲能容量,加之微電網與能量管理系統完備構建。日間,光伏電力為算力中心注入活力并充實儲能;夜間,儲能系統接力續航,為算力中心供給持續、平穩、優質、可靠綠電,實現能源晝夜無間調配。
中國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是青海省算電協同的重點項目,為研究清潔能源新型電力系統提出了新方案,為綠算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模式。電源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算力中心供電1.26億千瓦時,年均可節約標煤4.2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55萬噸。(李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