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泛能源大數據學術研討會在青島舉辦。來自能源、環境、化學、電力、經濟、社會等領域的近百位嘉賓圍繞泛能源大數據領域的前沿理論、關鍵技術、創新應用及政策環境展開共同探討,展望其未來發展趨勢。
本次研討會還成立了泛能源大數據學術聯盟和先進LCA創新聯合體碳足跡認證專業委員會。
研討會由青島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馬連湘主持,青島能源所所長呂雪峰,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原副司長安豐全分別致辭。
本次研討會由青島能源所主辦,以“共探泛能源大數據內涵,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設置了主會場及泛能源大數據建設與應用、GIS-LCA應用與實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三個平行分會場。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山東大學等知名院校在內的多位行業內專家分享報告,有力促進了泛能源大數據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呂雪峰介紹,青島能源所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本次研討會帶著更高期望與更明確目標,期望能在此次會議中與各位嘉賓攜手打造更為完善的泛能源大數據發展生態體系。
安豐全表示,全球能源領域處于深度變革階段,中國在國際能源治理和國際氣候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能源轉型安全與碳中和目標有機結合對于我國具有重要意義。
田亞峻研究員作《泛能源大數據發展與應用展望2024》大會主旨報告,詳細闡述了過去一年泛能源大數據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中的新進展,尤其是GIS-LCA技術及軟件平臺在各領域的成功運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研究員從宏觀戰略視角深入剖析了數智技術在全球氣候變化及碳中和進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GIS-LCA對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的重要意義。
分會場的主題報告內容涵蓋戰略性關鍵礦產資源產業鏈數據體系、雙碳標準體系建設、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區域能源-經濟-碳排放的多元協同、中國儲能全生命周期動態環境收益綜合模型等。
本次研討會延續首屆研討會的合作精神,舉行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簽約儀式。青島能源研究所與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院、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發展聯盟、碳路先鋒科技、浙江智電云數字科技簽署合作協議,各方將基于各自在學術研究、能源化工產業、區域綠色經濟發展、電氣產業等領域的深厚優勢與豐富資源,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合作。
會議上還舉行了先進 LCA 創新聯合體碳足跡認證專委會成立儀式,以及專委會發起單位首次座談會暨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研討會,同時形成了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工作內容與規范,標志著泛能源大數據領域多方合作新起點的正式確立。
此次研討會的舉辦不僅為泛能源大數據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還促進了跨學科科研力量的整合與產學研的協同創新。青島能源所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全新的起點和堅實的基石,深度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能源系統運行規律與價值信息,基于GIS-LCA技術及軟件基礎,為政府、行業、產業、企業等提供更加先進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產品碳足跡核算“中國方案”,為我國“雙碳”戰略重大目標的達成貢獻科技力量。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劉媛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