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機器人成果豐碩,其中工業機器人穩步發展、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突破、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在12月26日舉行的2024年中國機器人網年會上,廣汽集團發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簡稱“人形機器人”)新品——GoMate。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GoMate在各種指令下表現出了精準的動作控制、精確的導航定位,展現出了較強的抗干擾性、穩定性和可靠性。
不僅是廣汽集團,近年來,在推進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層面,不少車企正持續進行技術探索。行業人士認為,車企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自主研發體系、市場銷售經驗等優勢,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市場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撐。在這些優勢基礎上,車企“入局”能夠有效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同時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廣汽集團人形機器人亮相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在新品發布環節,廣汽集團在現場推出了其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GoMate。
廣汽集團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張愛民介紹,廣汽集團人形機器人是該集團為未來生活打造的全新“智能工具”,不僅在安防、康養、汽車后市場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潛力,能提升人類的工作效率和能力,還將在物流、教育等更多場景應用,為人類生活帶來更智能、更便捷的服務。據介紹,廣汽集團此次發布的GoMate是一款全尺寸的輪足人形機器人,全身擁有38個自由度。其創新性地采用了行業首創的可變輪足移動結構,巧妙地融合了四輪足、兩輪足兩種模式。四輪足穩定狀態下高度約1.4米,兩輪足站姿高度可達1.75米。四輪足模式下,機器人可穩健上下樓梯、爬坡、單邊越障;兩輪足模式下,機器人動作靈活高效,空間占用更小。
“可變輪足移動結構的獨特構型設計不僅提高了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的適應性和穩定性,而且大幅降低了能耗,相比同類產品節能達80%以上。”張愛民告訴記者,得益于廣汽集團全固態電池的支持,GoMate的續航能力達到6小時,確保了其在長時間執行任務中的出色續航表現。
車企爭相布局
行業專家認為,在產業融合的大趨勢下,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汽車制造、銷售服務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車企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好的產品質量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車企成熟的平臺優勢也有望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商業化進程。
“GoMate并不是一個實驗性產品,相關應用也不會僅僅停留在大屏幕的介紹中。目前,廣汽集團已經制定了非常清晰的量產規劃。”對于后續的商業化落地,張愛民的回答十分明確。
據張愛民透露,廣汽集團計劃于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并率先在廣汽傳祺、埃安等主機廠車間生產線和產業園區開展整機示范應用;2026年實現整機小批量生產,并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除廣汽集團外,小鵬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等車企紛紛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例如,在今年11月6日的小鵬汽車“AI科技日”上,公司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艾倫”正式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該款人形機器人已經進入小鵬汽車工廠工作,并率先聚焦工廠、門店等應用場景。
機構調研密集開展
與此同時,機構調研數據也體現出市場對當前機器人產業的高度關注。
Wind數據顯示,今年四季度以來,涉及機器人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被機構密集調研。
以中證機器人指數所覆蓋的成分股為統計口徑,在調研機構家數方面,中控技術、埃斯頓、匯川技術、海目星、石頭科技、科德數控、奧普特等公司排名靠前,且調研機構家數均超過200家。
數據顯示,今年四季度以來,中控技術共被調研20次,共吸引426家機構參與。從調研內容來看,公司如何擺脫傳統增長方式以及在實現轉型升級上的具體動作成為機構關注重點。
“公司正努力實現從傳統自動化公司向工業AI(人工智能)公司轉型,目前正加大在‘AI+機器人’領域的研發投入,已成功推出‘領航者1號’和‘領航者2號NAVIAI’人形機器人產品,標志著公司在人形機器人方向實現了跨越式的進展,助力流程工業打造‘無人工廠’新未來。”中控技術在最近一次調研活動中表示,通過這些新產品與新業務的推出,公司不僅為客戶提供了更加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還推動了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進步,為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大力拓展機器人市場方面,中控技術也在調研中透露了具體訂單情況。“繼去年公司與沙特阿美在智能巡檢機器人Aramcobot達成合作后,今年是公司首次將機器人產品作為重要戰略業務在全球范圍內全面推廣的一年,訂單總額將得到顯著提升。”中控技術表示。
在市場專注度頗高的人形機器人領域,中控技術透露,公司今年投資了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聯合人形機器人領域專家及高端人才,共同培育全行業場景下人形機器人方向的新業務、新技術,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創新結合,共同以智能制造上層軟件為牽引,深入研究AI技術,結合工業場景需求,實現人形機器人及其衍生智能機器人、核心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
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業務規劃,埃斯頓明確表示,公司參股的南京埃斯頓酷卓科技有限公司,其業務包含了人形機器人的部件及算法的研發。通過參股,可以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組合及技術布局,有利于加深公司與南京埃斯頓酷卓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柔性智能化機器人及具身智能等相關領域的業務合作。
“南京埃斯頓酷卓科技有限公司第一代人形機器人Codroid01于今年9月正式發布,并已進行下一輪設計與小批量工業場景驗證。”埃斯頓在調研中表示,該人形機器人項目于近日完成了Pre-A輪1.3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江蘇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專項母基金,所融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開發迭代、市場開拓、人才引進及團隊擴展等方面。
匯川技術則表示,公司本身從事工業機器人業務,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也在不斷跟進和探索。目前,公司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相關布局尚處于洞察與早期的研發階段,在開發中的零部件產品有電機、驅動、執行器模組等。
來源:中國證券報記者 喬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