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電網末端供電能力和電能質量,近日,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對黃南、海南偏遠農牧區31個電網臺區實施智能光儲一體化試點,利用儲能裝置輕載時充電、重載時放電的特點,提升電力保障能力,更好滿足農牧區生產生活用電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據悉,隨著農牧區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加之旅游旺季用電量攀升,偏遠農牧區出現時段性、季節性低電壓問題。解決這一配網供電痛點難點,傳統解決方法通常以增容布點方式縮短供電半徑,但由于農牧區地廣人稀,部分牧區與電網供電臺區相距數公里,存在項目建設投資成本高、周期長、時效性差等難題。
根據全省農牧區配電網臺區“日輕晚重”“夏輕冬重”的用電規律,國網青海電力通過加裝光儲一體裝置,實現自動化的臺區電壓監控、負荷補償,從而降低停電風險,提升電力保供能力。
據介紹,該項目總規模為375千瓦/1125千瓦時儲能+150千瓦光伏,累計加裝70臺光儲一體裝置,5臺備用。項目建成后,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充分調用源網荷儲資源,配套就地能量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的臺區電壓監控、負荷補償、低電壓治理,同時實現短暫故障時“無感停電”。此外,還能滿足機井灌溉、電采暖等季節性臨時性負荷用電需求。(青海日報 韓秀麗 馬理想 曉常)
評論